河北涞水涞水县石亭镇北庄村西:莲花峰

标签:
石亭涞水旅游莲花峰 |
分类: 《涞水家乡》 |
河北涞水涞水县石亭镇北庄村西:莲花峰
原创:白云共工
我们汇合后,开始对莲花峰的攀登。
沿着铁栅栏左侧有一条由驴友踩出来的小道,我们就沿着小道上行。

在莲花峰(莲花峰就是后面那座中间有大缝的山峰)前面还有一座山峰挡道,我们先要通过它。

这座山是座扁平状的峰,铁栅栏沿着山脊一直铺上去。此山脊非常狭窄,颇似黄山上的鲫鱼背。但黄山的鲫鱼背仅长10余米,而此处估计约有数百米。

至此,我们进入一段比较难爬的山路(说山路不太确切,因为大部分地段几乎没有路可言)。到了这种地形,必须要注意啦。俗话说,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对于摄友,则改为“走路不拍照,拍照不走路”。要想拍摄,你就先找好立脚点,站定后再举相机。

给那个电子科技园拍一张。看上去它 还没有完全建成,脚手架还架着呢。

山路弯弯,从山下通到雷达站。

回首再望草帽山(这一带几乎所有的山名地图上都没有,不管是草帽山还是莲花峰,都是驴友给起的)。这回看清楚了,它的形状还真有点像草帽。那个雷达站就坐落在草帽山的南麓。

我们向西行进,刚开始一段路还比较好走,坡度也不算大。

后来随着坡度变陡,除了拐杖外,有时还要借助铁栅栏的帮助。

山势绵延,一道道山梁清晰可见。

留影也是如此。站定后再比划,什么时候都是安全第一。
问他们,原来他们是从满金峪那里爬上来的,不过与我们不同,他们是从满金峪村出发,沿着山沟上来的,而我们是从山梁上攀爬上来的,两种走法恰恰相反。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怎么走都行。

考虑到后面可能还会有费力气的时候,我们没有沿着铁栅栏上到这座无名山峰的顶部,而是选择从南侧半山腰绕过去。几乎看不到路,只是驴友们走的多了,留下些许痕迹,也就算有路了。

看,我们绕过这座无名山峰了。

越过这座无名山峰,再向西看,那就是莲花峰了。我网上查了好几篇登山游记,对这座山峰叫法不一。除了“莲花峰”外,还有叫“五指峰”,也有叫“二指峰”的,反正都是驴友给起的名字。当然,还是莲花峰比较雅,大概是由于山体似莲花花瓣而来。“五指峰”和“二指峰”也都是从形状上来起名的:从整体上看,它分为两瓣,故名“二指峰”,如果走近了仔细看,还可以细分为五瓣,所以叫五指峰也有它的道理。

莲花峰,怪山奇石,岩层分布非常明显,层层叠叠,有独特的地质特点。
这里没有路啊!而山石看上去风化得很厉害。踩上去牢靠吗?

在长期风化的外力下,这些石岩好像只是相互之间倚靠在一起,结合得并不紧密。

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前挪,不能大意。等上到对面的山体上,来个回眸一望。

他们几个还在后面的山体上,要从那儿下来,再上到我们这边。看看,哪里有路啊,慢慢下吧,不敢催他们。

这是从东面几个人的角度看西面山腰处的我们俩。莫子正站在那块巨石上,我坐在旁边。

她们几个正往下运动,先下来的给后面的拍照。

最后压阵的两位也下来了。

没有路,山石又比较松浮,底下又是深渊,没有理由不小心。
继续向上、向西。
“快上来啊,胜利在望啦!”
又上到一个高点,可以喘口气。这里有块巨石,站上去先摆个Pose!
这里还有信号呢,把刚才的美图发到朋友圈里去显摆显摆。
不知道这些户外运动团体是怎么找到这儿玩穿越的。

沿途不断可见那些户外运动团队布置的红丝带,这是让后来者最为温暖的。

感觉莲花峰已触手可及。

从这个角度看,莲花峰还真有五个手指头啊!

在靠近莲花峰时,又遇见一堵白石墙。其实这里与涞源的白石山很近,且又都是房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所以山石的构成成分大致上差不多。我们在这里往下运动,马上就到莲花峰了。

前队后队在这里汇合,大家一起上莲花峰。
在主峰前面的巨石上,有人用黑色油漆写上了“莲花峰”三个大字。

还真不容易,爬山还得拎着油漆桶!细看还是繁体字,怎么落款是“唐朝”呢?总不见得是唐朝人写的吧?即便是唐朝人所写,也不会写“唐朝”二字。就好比清朝人在当时不会说我是清朝人,他只会说我是大清国人。那这个“唐朝”只能是某一个户外运动团体的名称吧?查下来还真有个“唐朝户外俱乐部”的团体呢!
他们走了,正好腾出场地——经过一上午的攀登,现在我们也要补充能量了。
用完午餐,我们再次出发。
再一次回望莲花峰,再一次感谢前人给后人留下的红丝带。
这张地图想必大家在上一集已经看到了,不妨再放上一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