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家角

(2021-01-02 15:15:59)
朱家角

十二月一日那天,早晨起晩了,难得打破每天买菜做饭的常观。老伴提议到浦江镇召稼楼吃农家菜,並采购些年货。转而一想这几年召稼楼去过好多次,不如改去青浦朱家角,大概有二十年没有去过。

朱家角是上海最有名气的古镇,是魔都上海的一张名片。考古证实,朱家角成为陆地于七千年前,并有先人生息。宋元年间朱家角形成小集镇,直到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发展成大镇。朱家角至少有四百年历史。朱家角与江南其他古镇有所不同,着重于商贩,而不是安居,缺少古代名家富商留下的大宅深院。

我们开车到朱家角,正是午时。根据百度地图导航车直接开到地下停车场,看上去是建造没有多久,空荡荡的,因为那天是星期二。可以想像,到了节假日,朱家角的车位会一位难求。

出了地库,走过一片新建的尚未启用的商业用房,便是朱家角的地标性建筑,放生桥。

成片的新建商业用房:

朱家角

我们急于解决吃饭问题。放生桥旁北大街的第一爿饭店叫老东来酒楼,一位说本地话的老妇在拉客,其亮点有三,本地人开店,本地菜,风景好,窗外就是放生桥。我们经过近一小时的车程饥肠辘辘,于是就定了这家。后来逛了景区,遇到许多食客满坐的饭店,挑选幅度很大。吃了此店的农家菜,印象最深的是河虾、白水鱼及大米饭,相比日常市区吃到的,更有小时候的味道

 

放生桥

放生桥横跨于朱家角古镇的主干河道漕港上,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的僧人募款兴建。清代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建。桥全长70.8米,宽5.8米,结构精巧,外形美观。据说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联拱古桥,称为沪上第一桥

我们在桥旁的饭店一楼用餐,在窗外河岸看到的放生桥,桥上石缝里长出石榴树: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登上饭店二楼拍摄的放生桥,角度畧有不同:

朱家角

放生桥的远景:

朱家角

北大街

北大街沿漕港而建,自古就是古镇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号称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两旁商铺比肩,都是卖游客能随手拿着的食品和物件,当地传统的熟食是扎肉、酱菜、蹄膀、状元糕。北大街用青石板铺就,好狭,仅二米开外,两边大都是二层楼房,因此有一线街的说法,誉称沪上明清第一街。即使是平时工作日,街上遊人仍是熙熙嚷嚷。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街上存有百年老店涵大隆酱园:

朱家角

河道

大凡河道是江南古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为在古代船运是主要交通方式,朱家角古镇也不例外。横港,百度地图上称淀浦河,贯穿古镇。横港新貌: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走过北大街,折向横港的支流叫珠溪,该河两岸尽是商店和酒楼,十分繁华,间隔建造一座座古桥,河道里时有载游客的小船划过。珠溪美景: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横港与支流珠溪交汇处河面宽阔,似有湖的感觉:

朱家角

朱家角

圆津禅寺

珠溪的西岸是漕河街,在城隍庙桥附近见到一间奇怪的小庙,原来是财府传说中财神在天庭向人间施财赐福的官邸,民间有新年进财府进财门接财神的传统。

朱家角

走过财府,在珠溪与横港的交汇处耸立一座外观华丽的多层楼阁,原来是圆津禅寺的三圣殿。

朱家角

圆津禅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系禅宗曹溪一脉,淞吴名刹,因院内供奉观音菩萨,故又名娘娘庙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寺院进行了大规模修葺。解放后在五十年代初,禅院被拆。为了再现禅院昔日景观,在圆津禅院修复委员会的主持下,于20005月动工修三圣殿,重建圆通宝殿等,同年9月竣工。20021025日举行了全堂佛像开光仪式。上次我游朱家角在二十年前,难怪没有此庙的印象。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朱家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