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南京牛首山佛顶宫妙景

记得之前某个旅游网站的广告语是“说走就走”,我们真的实践了一次。周五说走,周六就走。2019年10月12日一早,自驾车3个多小时,行程300多公里,到达南京牛首山,为的是看一眼传说中超宏伟的佛顶宫。作为逾七旬老人,“大病”缠身,还有如此兴致游览大好河山,说明我们心不服老,还在努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远征牛首山的动机,出于看到媒体如此的报道:
牛首山是中国佛教名山。自梁代到明代的千余年间,牛首山一直是僧人咸集。日军佔领南京期间,全山砍伐一空,历代建筑付之一炬。1957年,因开采铁矿又削平了西峰。文物古迹所剩无几。
恰逢盛世,南京江宁区政府有魄力,敢化巨资重建文化胜地。2012年开山,2015年峻工,耗资40多亿,在牛首山建成佛顶宫,为的是安放佛祖的36颗舍利子。利用釆石留下的深坑,佛顶宫在地下建六层,地上三层。舍利子安放在最低层的千佛殿。
牛首山原貌:
牛首山正门
离停车场不远就是牛首山景区大门,门票98元,我们老人半价。
佛顶前苑
进入正门,看到一个山下大公园,这是2018年新建的景点,称为“佛顶前苑”,是通向佛顶寺、佛顶宫的重要通道:
停心湖:
佛顶前苑共有15处观景节点。整体通过三个层次的景致——前景“蜓戏红莲水映天”,中景“雾起白虹飘玉带”,远景“寺宇山色有无中”
构成一幅静谧秀丽的山林水墨画卷,尽显牛首山“隐秀”的环境气质。
佛顶寺
走过佛顶前苑,不知不觉已上山坡,路途平坦,且铺设木歩道,两边植茅草,见到柏油马路,不久就到达佛顶寺:
牛首山原有古刹佛窟寺,始建于南朝初年。唐朝贞观时期,寺院规模宏大,为禅宗之前“牛头禅”发祥地。北宋后易名宏觉寺。南宋毁于战乱,明代复兴。时至1856年,寺院毁于洪杨之乱,香火中断百年。
2012年开始建造佛顶宫时,同时重建古寺,取名佛顶寺,成为牛首山主要建筑之一,佛顶寺占地面积六十八亩,建筑面积近四十亩,仿唐风格,传统中轴线格局。共有殿堂七座,外围有僧竂、斋堂等建筑。
庄严的佛顶寺山门:
天王殿,因佛顶真骨舍利供奉于牛首山地宫,故内供弥勒佛真身像,与其他寺庙有所不同。天王殿:
连廊拾级而上,层叠的廊顶也是仿古建筑的一绝,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
另外还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法堂和钟鼓楼等殿堂,一应俱全。
佛顶塔
离开佛顶寺,沿平坦的柏油路步行上山,没多久来到“佛顶圣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佛顶塔的身影:
佛顶塔,塔高88米,面积4677平方米,九级四面,是一座唐代风格的建筑,佛顶塔是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牛头禅文化园
离开佛顶塔不远的牛头禅文化园是在宏觉寺遗址上新建。宏觉寺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原名佛窟寺,又称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抗日战争时期,宏觉寺遭日军焚毁。牛头禅文化园的核心景点是弘觉寺塔,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佛顶塔与弘觉寺塔形成一大一小的“双塔”。
大小穹顶
与佛顶塔相对的是硕大无比的穹顶,宫顶的垮度非常巨大,竟长220米,宽160米。佛顶宫雄伟壮观,站在穹顶之下的凡人,恰如一只只的小蚂蚁,显得那么的渺小:
穹顶为什么有大小之分,官方说明为:
“佛顶宫建筑以供养为主题,共分为大小穹顶两部分,寓意为外供养与内供养,大穹顶长度为120米,形如佛祖袈裟,既与牛首东峰呼应,又覆盖在地宫小穹顶之上,象征佛祖无量加持。小穹顶整体犹如佛祖发髻,单个为双手合十造型,寓意千万信众对佛祖供养”。听起来有点咬口,只怪自己佛教知识贫乏。
大穹顶下的菩提树:
佛顶摩崖
因整个摩崖位于牛首山西峰佛顶宫大穹顶袈裟护持之下而得此名,共分上下两层,上层依照北方石窟之形态,取天然巨石雕凿十三座大小石窟,下层以各种浅深浮雕和经文石刻为主,上下两层合为一只巨型佛手,庄严殊胜。
禅境大观
小穹顶的内部是禅境大观,这是一个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的椭圆形建筑。建筑总高46.5米,内部净高约38 (41.2)米,空间面积超过6000。禅境大观的核心是禅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佛出生的禅境花园、成道的禅境花园和中间的莲花剧场,共同表现了佛祖一生的故事。沿着佛陀修行的足迹,让人们感悟由释迦牟尼人成佛的奇迹。
莲花剧场
位于禅境大观中央的是莲花剧场。每天开放两次,上午的十点至十一点半,下午一点半至三点。剧场的中心为全铜铸造的释迦牟尼卧像,全长7.5米,表面仿以汉白玉材质,能360度缓慢地旋转,表现了佛祖宁静、安详的涅槃境界。
演出时,卧佛缓缓降下,舞台、演员、16米高的莲花瓣伴随音乐、灯光、水雾从地下徐徐升起,另外购票的观众走入其中,手捧莲花灯,在声光电的效果下感受动人心魄的佛教文化气息。
然而牛首山的精华是干佛殿和舍利藏宫,可惜只在元旦、春节、国庆以及与佛祖相关的几天对外开放。因此我们没有眼福,没有踏到点上,留下遗憾,只能期待下一次机会。
下面是牛首山官方网站上的介绍与图片。
千佛殿以红色、黄色和暗金色为主色调,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整个千佛殿空间呈穹窿状,平面为椭圆形,千佛殿外圈有万佛廊,万佛廊在空间上涵括了地下三层。
千佛殿依照华藏世界的五方五佛来布局,以代表金刚界大日如来的舍利圣塔为中心,加之圣塔上的四波罗蜜菩萨、对称于环廊四周的四方佛、慧门十六尊菩萨、四摄菩萨和八内外供养菩萨,立体呈现了佛教密宗金刚界曼荼罗第四供养会的神圣场景。
千佛殿中心最惹人注目的是舍利藏宫,位于地下44米处。供奉佛祖顶骨舍利的圣塔,高21.8米,造型基于大报恩寺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造型,取象于敦煌莫高窟中的倒立须弥山形中心柱,象征了清净庄严的华藏世界。
好景不觉累,我们不知不觉,在景区呆了5个小时,手机上计步13000,走了8公里路,虽累也值。
我们在南京住了一夜。第二天回程,顺访位于中山陵景区的七二四研究所旧址,这是我职业生涯起步的地方,从1970年开始我在这里度过十个年头,为此我已写了博文《致敬七二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