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我整理了一份东方之星幸存者名单。还有2名获救船员的信息尚不清楚。
同样是根据目前幸存者的描述,我还原了下事发当日的情形:
2015年6月1日晚7点-8点之间,东方之星号所处区域出现大雨,雨势较大。
2015年6月1日晚9点左右,风势突然增大。幸存者谢勇(化名)回忆:“大约在晚上9点,他感到外面开始风雨交加,9点10分,他去船尾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进来。“幸存者吴建强则回忆道:"很奇怪,当时我想到了船会不会翻,但又觉得这种倒霉事不会被我们遇上。(窗外的雨)感觉就像砸在玻璃上一样。"而幸存者张辉的回忆也是:”晚上9点过后,一些老人已经休息了,他正在统计游客第二天的游览安排,外面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这个时候,服务员在走廊里喊:“雨太大了,把窗户关上,把床往门的方向推一点,免得打湿床。”综合几位幸存者描述,在当晚9点左右,就出现狂风大雨。
2015年6月1日晚9点15分,船长张顺文赶回驾驶室,在操作台上,他估计是“3-4级,由南吹向北”的大风。面对“3-4级大风”,他的处理是“走背风,往北偏行,想用速度抵住风”。这个时候开始,乘客们感觉到船的晃动,晃动幅度在0°-45°之间。谢勇感觉水不断从窗缝里涌入,同屋一个无锡老太太要他用毛巾堵上。
2015年6月1日晚9点20分,东方之星的服务人员再次给所有乘客的指令是:”关好门窗,将床、电视机移动到中间,免得打湿“。不少房间进水的游客忙着把打湿的被子和电视机搬到大厅。张辉感觉“(船的)倾斜度很大,有45度。一些小的瓶子已经开始滚落,我捡起来,它们又滚落了。”
2015年6月1日晚9点30分左右,船突然向右倾斜,超过45°。吴建强说,出事前,他没有听到游轮内发出过警示。只是在事故发生前两分钟,雨水飘进船内,一个乘务员提示游客将窗户关上。“从杯子倒下,到船底朝天,差不多只有1分钟时间。太快了!”吴建强回忆说。另一名幸存者胡坚跃:就摇得很厉害大概就两三分钟,一下下工夫,一直摇的,半个小时也在摇。摇摇摇,不是很对劲,出事前两三分钟摇的不对劲了,当时我就警觉这个好像不对,怎么摇得这么厉害了,麻将台还有椅子都往一个方向倾了,过程两三分钟。幸存者张辉向记者描述,当晚船体突然从45度倾斜到90度翻沉,只有短短30秒左右时间。“我不愿面对这血淋淋的现实。”
在侧翻倾覆当时,张辉”看到四周有十几二十个人和他一样漂在水面,还有人在呼救。约5分钟后,他还能听到三四名求救者的声音,半小时后,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落水后,谢勇”在水面上看到了其他上下浮沉的人,“十多个是有的”,但听不到声音。“
根据幸存者回忆,只有2名幸存者穿上了救生衣、1名幸存者拿到救生圈。
根据上述信息,我有疑问:
晚上9点左右就开始出现大风天气,伴随着船身剧烈晃动,幅度0-45°之间。当时已有乘客感觉不妙,船有侧翻可能。很多人说船长大副们是被甩出驾驶室的,来不及反应了。根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大副程林当时正在休息,出现状况了才被叫醒。程林”醒来后,发现风很大,但船并没有剧烈晃动,突然一下子向右侧翻,不到一分钟水就涌了进来,让人没有反应时间,根本来不及打电话报警求助。程林见状,迅速向左侧高处跑,来到窗户边上,跳到江里。“
其实根据我前面的信息,反应时间有的是,20-30分钟,此时船体已经剧烈晃动。而且船长都还能发出一系列调整船身的操作指令,连大副还能完成睡梦中叫醒——来到驾驶室——发现不妙——跑到高处——跳窗逃生等复杂动作过程,完全不像”被甩出驾驶室“。可就是没有发出任何救援信息与紧急广播。事后有10-20多人落水,似乎很多人没有穿上救生衣,有些人已不幸溺水。如果及时进行广播,让乘客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落水的人是否能减少伤亡?
船长此时除了操控船只对抗大风、派人叫醒大副外,完全有时间发出求救信号、或者广播提醒乘客穿好救生衣,为何没做?
本文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信息也是公开的信息,结合本人的逻辑分析,有不妥之处多多指正。
后一篇: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