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绘本文化 |
书架上随手翻出这本《跳舞》,重温这个情深意长的父女故事,我突然想到了日前刚刚退役的网球运动员李娜。李娜从小练网球,都是爸爸蹬自行车接送她训练。当她刚刚在专业运动员道路上迈开脚步时,她的父亲因病去世了,那年她14岁。父亲的早逝,以及后来母亲的再嫁,让年轻的李娜备尝孤独无依的滋味,这磨炼出了她坚韧不屈的性格,也在她内心留下许多伤痕。她后来略显封闭和自我保护的性格,直率冲动的脾气,多少也与此相关。
相比李娜,《跳舞》里面的这个女孩要幸运得多了。从幼年时在院子里跳舞,到学生时代第一次登台,从及笈的初次舞会,到幸福的婚礼,她人生中的每个重要时刻,爸爸都在身边,默默地注视着,微笑着,祝福着,直到弥留之际,还把最真挚的爱留给了女儿。书中表现出的,只是父女相处几十年间的若干个瞬间,在这些瞬间背后,有多少父亲的爱与付出,有多少女儿的笑与泪、甘与甜。女儿能从一个爱跳舞的小女孩成长为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她的事业发展和恋爱成家都平稳顺利,这和她一直能得到父亲满满的爱是分不开的。有一位好父亲,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哪怕他陪伴孩子的路程短暂,即使他不在人世了,他的目光和笑容,仍是孩子心中永恒的避风港。
本书里一直没有出现父亲的正面形象,多数是以父亲的视角来看自己的女儿。而本书的画面非常具有镜头感,有些像标准的艺术人像摄影,有些则像电影中叙事的镜头。这似乎暗示我们,好父亲,就如同一位摄影师,总是在镜头的后面,默默欣赏并守护着孩子如花朵一样绽放的美丽。
本书的文字作者理查德·保罗·埃文斯是美国的畅销书作家,而插画作者乔纳森·林顿则是第一次为绘本创作插画。在这些美丽的插画背后,还藏着一个凄美的故事,你可以在本书的前言中读到它。
不得不说的是,每次给孩子读这本《跳舞》时,都感觉有些别扭,情节上略有些刻意为之,语言上略有些过犹不及,过分强调跳舞这个主题,反而让故事有些不自然了,就像一盘清炒时蔬,多放了一点点蚝油,我还是更喜欢平平常常才是真的感觉。这算是这本好书的一点小遗憾吧。
《跳舞》,中文版来自启发,翻译余治莹。
http://s6/mw690/00260gsOzy6Mg5ZKfcx05&690
http://s3/mw690/00260gsOzy6Mg5ZNnFw12&690
http://s9/mw690/00260gsOzy6Mg5ZIyTeb8&690
http://s5/mw690/00260gsOzy6Mg5ZPYnW54&690
http://s1/mw690/00260gsOzy6Mg5ZS2wE7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