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女人偷汉子背后的隐情

标签:
文化 |
分类: 历史 |
宋江初时,对阎婆惜也十分怜惜,将她打扮得“满头珠翠,遍体绫罗”,还“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可“向后渐渐来得慢了”。原来宋江“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而此时的阎婆惜却是个“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如何忍受得了寂寞?恰恰此时宋江自己引狼入室,将一个名叫张文远的年轻同事送上门来,到“阎婆惜家吃酒”。
这张文远也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纯红;平昔只爱去三瓦两舍,飘蓬浮荡,学得一身风流俊俏;更兼品竹调丝,无有不会。”而阎婆惜“是个酒色娼妓,一见张三,心里便喜,倒有意看上他。
那张三亦是个酒色之徒,这事如何不晓得;见这婆娘眉来眼去,十分有情,便记在心里。向后但是宋江不在,这张三便去那里,假意儿只说来找宋江。那婆娘留住吃茶,言来语去,成了此事。谁想那婆娘自从和那张三两个搭识上了,打得火块一般热,并无半点儿情分在这宋江身上。”
就这样,宋江的冷落轻慢,逼得阎婆惜在不经意间给自己戴上了一顶绿帽子。其实,宋江事先也听说过阎婆惜和张三的奸情,但这位志在千里的“及时雨”对这顶“绿帽子”倒也无所谓,因为他认为“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但最后他还是因为怕自己与梁山的秘密败露,才狠心将阎婆惜一刀杀了。也正是这一刀,把宋江这个郓城县吏,逼上了梁山!
阎婆惜,虽然她与潘金莲一样,有着强烈自主意识和对幸福家庭、美满婚姻追求,但如果不是有那么多客观因
素,她也不会走上偷人之路。就好比潘金莲如果不是贱嫁给武大郎,她也不会如此不平衡地做了一回古今第一淫女。而阎婆惜,她所处环境本来要比潘金莲要好得多,毕竟武大郎与宋江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单从这个角度来看,阎婆惜的出轨要比潘金莲不可饶恕十倍。可是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阎婆惜偷人比起她的“同门师姐”潘金莲来说,尤其显得何其合理,甚至令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