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陆小曼和林徽因正好是两类的人,同样是民国才女,同样出生名门,美貌动人,也都拥有非凡的才华和艺术造诣,同样令大诗人徐志摩魂牵梦萦,但在性格举止上却大相径庭。
林徽因如一朵优雅的百合,张弛有度,虽也写浪漫诗歌,在现实生活里却是一个极其理性的人,既让男子牵肠挂肚,却从未有过非分之举。虽为志摩动过心,却绝不会和他结合。而陆小曼恰恰相反,她恰如一朵热烈的玫瑰,喜欢跟随心走,不畏世俗,毅然和包办婚姻的王庚离婚,冒着种种压力和志摩结合,甚至不惜打掉和王庚的孩子,从此失去了生育功能。
林徽因和陆小曼同样让很多人为之瞩目,都是极具有个人魅力的人。胡适评论陆小曼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刘海粟说:“陆小曼的旧诗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绘画颇见宋人院本的常规,是一代才女,旷世佳人。”而评价林徽因最好的莫过于她一生忠实的守望者金岳霖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和异性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她也特别喜欢吸引异性的目光,据说当年徐志摩收到林徽因的电报时非常激动,但工作人员告诉他,同样的电报林徽因发出去多份。即使在结婚后,林徽因也在自家的客厅和当时文艺届名流谈论建筑和艺术,成为当时有名的文艺沙龙。林徽因让异性始终对她保持着仰望的姿态,既欣赏她的美貌才华,又始终感到遥不可及。而陆小曼敢爱敢恨,她渴望婚姻自由,渴望夫妻情趣相投,和王庚结合过着优越生活的她精神上却感到很苦恼,虽然王庚待她不薄,但很难理解她艺术的心灵,恰在此时,她遇到了浪漫多情的徐志摩。他们两个,一个是窈窕淑女,情意绵绵;一个是江南才子,风度翩翩;一个是朵含露玫瑰,一个是抒情的新诗,干柴碰上烈火,怎么会不迸发出爱情的火花?不过和徐志摩迸出爱情火花的还有林徽因,可是林徽因的处理方式却截然不同,她会考虑到家庭、社会、舆论道德等多种因素,毅然放弃了徐志摩,选择了粱思成。
事实证明,林徽因的一生是幸福的、风平浪静的,而陆小曼则经常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和徐志摩婚后也不是很幸福,而且很久不被徐家人接受。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陆小曼至少有一点值得肯定,她活得真实坦荡,从不虚情假意,从不掩饰内心真实的看法和需求,敢于为自己爱的人做出很大的付出。她是不够聪明,不够理智,以至于她不会获得林徽因那样平稳幸福的生活,她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的爱恨和艰辛。她不会像林徽因那样认识到:“诗人爱的不是我,而是用诗人浪漫的情绪想象出来的我”,以至于飞蛾扑火,为爱敢于做出和世俗违背的事情来。
但我总觉得她这一生也足够了,有谁能像她这样活得轰轰烈烈呢?纵然她有许多缺点,至少她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过。总感觉林徽因那样的人像女神,太完美了,完美得让人找不到一丝缺点,却觉得不像现实中的人,始终让人感到遥远。而展现在面前的陆小曼,却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个爱就大胆爱的人,一个在半生繁华落幕,爱人遇难后写下“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的人。
林徽因是男人心目中的女神,而陆小曼则是一个性情的人。“林下美人”和“浪漫烟云”由于迥异的性情收获了不同的人生,留于后人评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