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辛弃疾

(2012-09-14 21:00:1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师智慧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走进辛弃疾

作者姓名

刘海燕

所属单位

诸城繁华中学

联系地址

诸城繁华中学

联系电话

13562682001

电子邮箱

Wflhy1982@126.com

邮政编码

2622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5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作为南宋颇具政治才能的一代英杰,辛弃疾在文学创作上以词鉴定了其地位。本单元依托苏教版教材中“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进辛弃疾。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辛弃疾的作品,并结合辛弃疾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辛弃疾的爱国精神。体会辛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悲歌。 专题三,我看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独特感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

4.领略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恨。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2.合作学习,通过分析景物,深入地品味作者深沉的情感。

3.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胸怀大志,热爱祖国。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来自何处?

3.辛弃疾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辛弃疾                (  3课时)

专题二:辛弃疾的爱国精神          (  1课时)

专题三:我看辛弃疾                (  1课时)

专题一

走进辛弃疾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辛弃疾的作品,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的情感以及作品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辛弃疾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

4.领略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恨。

5.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1.辛弃疾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辛弃疾词的特色和缺点是什么?

3.辛弃疾作品蕴含怎样的情感?

4.辛弃疾作品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佳作展示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辛弃疾。

2.  多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 。

3.  朗读三词,理解词意:自读——听录音——正音正字——齐读;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师点拨重点词义,勾画重点注释,师生疏通意思。

4.整体感知:学生把全词翻译成现代文,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翻译成优美的散文。小组讨论,推出最优者全班展示

5.当堂检测: 要求学生背诵全词,并能默写。

第二课时:

1. 明确辛《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和《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主要内容。

2.小组探究:

(1)《菩萨蛮》中词人是如何从山水意象中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沉的爱国情感的?

(2)《青玉案》一词中,“那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通过背景渲染来塑造这一形象的?

3.学生展示答案:小组先在组内形成答案,组长黑板展示答案,师生共同确定答案。

第三课时:

1.背诵《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体会词人的情怀。

2.学生回答:词上下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3.问题探究,小组合作:

(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句中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3)词下片用了哪些典故,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4)本词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4.小组展示答案:四个小组展示,对应小组点评,赋分。

5.教师总结升华。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  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揣摩作者的情感。

4.能准确无误地默写三首词。

专题二

辛弃疾的爱国精神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习教材提供的辛弃疾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 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辛弃疾的了解。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 谈辛弃疾的爱国精神。

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辛弃疾,开展研究性学习。

2.运用相互评点的方法来品评其他同学的结论,来深度解读辛弃疾。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的爱国精神表现在哪里?

1.辛弃疾爱国词的特点?

2.辛弃疾是否是悲剧英雄?

3.辛弃疾英雄悲歌的根源在哪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辛弃疾的资料,形成对辛弃疾的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2.小组推荐优秀资源,进行资料汇总,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

3.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把握辛弃疾的心路历程,理解在辛弃疾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思想。

4.交流自己对辛弃疾的新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 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我看辛弃疾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我看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辛弃疾的爱国精神,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粘切在教室内,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一代文豪的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辛弃疾爱国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1.辛弃疾的人生追求给你怎样的启示?

2.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写作:我看辛弃疾。 根据以上学习,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

2.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进入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

3.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关于精神财富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4.班级佳作展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张贴在教室内。

5.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 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