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2012-09-14 20:58: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师智慧 |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
||
作者姓名 |
刘丽 |
所属单位 |
山东诸城一中 |
联系地址 |
山东诸城一中 |
联系电话 |
15966113076 |
电子邮箱 |
zcyztwll@163.com |
邮政编码 |
262200 |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
|||||
|
√ 语文 |
|
|
||
|
|||||
适用年级 |
高二年级 |
||||
所需时间 |
6课时(课前2课时+课内3课时+课后1课时) |
||||
主题单元概述 |
|||||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在诗歌历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展现洒脱不羁的气质和傲视独立的人格。他的想象奇特,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旦感情兴发,便喷发式地奔涌而出,具有豪放飘逸的创作风格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本单元基于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送友人》《将进酒》四篇作品的学习与探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单元分为三个主题:专题一,旷傲朴质的性灵,感受李白旷达、豪迈、质朴、真挚的内心世界;专题二,明阔妙奇的笔触,掌握李白意向选取的特点,了解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专题三,诗仙成长的土壤,根据李白生活的时代、环境与个人的性格特点分析其创作风格的成因。专题一走进人物心灵是知识基础,专题二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是技能要求,专题三分析风格形成的土壤,知人论世,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本单元主要采取合作、探究、展评的学习方式,以期完成以下学习成果:形成李白生平思想的文字总结材料、撰写李白诗作赏析评论、用浪漫主义手法创作一首诗歌、举办一场“时代造就李白&性格成就李白”辩论赛,撰写一篇“李白是这样造就的”小论文,从而使学生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感受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
|||||
主题学习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 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感受巨大的人格魅力 3.学习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方法 4.能够根据学习到的方法鉴赏同类诗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2.利用图书、网络查阅李白豪放飘逸特色的相关信息 3.通过品味意象,鉴赏意境,总结规律 4.通过辩论,探究时代、性格与诗人创作风格之间的联系 5.通过图书、网络了解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歌,热爱传统文化 2.感悟李白的豪放情怀,锤炼自尊、自信、自由的一身傲骨 3.能够知人论世,全面客观地评价作家及作品 4.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自主意识 |
|||||
对应课标 |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
|||||
主题单元 问题设计 |
1.李白的作品中饱含着怎样的情感? 2.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 3.是什么造就了豪放飘逸的李白? |
||||
专题划分 |
专题一:旷傲朴质的性灵 专题二:明阔妙奇的笔触 专题三:诗仙成长的土壤 |
||||
专题一 |
旷傲朴质的性灵 |
||||
所需课时 |
课前1课时+课内1课时 |
||||
专题一概述
|
|||||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本专题为走进人物心灵,感受旷傲朴质的内心世界,体会李白的作品中饱含的浓郁情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本专题的学习是基础,重在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方面的知识技能。 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为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作品内容,通过对《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送友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四篇作品的解读,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感悟李白的豪放情怀,锤炼自尊、自信、自由的一身傲骨。 本专题采取自主学习、课上讨论的方式,以期形成李白生平思想的文字总结材料、感受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
|||||
本专题学习目标 |
|||||
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在诗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利用工具书读准作品,节奏感强,有感染力。 3.体会李白情感的特点。 4.背诵诗人抒发情感的语句。 |
|||||
本专题问题设计 |
1.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2这些诗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这些情感有怎样的特点? 4.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豪放飘逸的特征在诗人身上是怎样体现的?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
|||||
信息化资源 |
朗诵录音、视频,教学课件 |
||||
常规资源 |
《唐诗宋词选读》教材 |
||||
教学支撑环境 |
多媒体 |
||||
其 |
阅读材料《寻李白》(余光中) |
||||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
|||||
活动一:指导学生完成对《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送友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字、词、句的疏通理解。学生撰写学习查阅记录。 活动二:到学生诵读四篇作品,感受情感的豪放真挚。 活动三:思考探究 1.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找出诗人表达情感的诗句,个人反复吟诵。 2.这些诗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将情感句画出,小组交流。 3.这些情感有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将找出的情感总结出李白旷达、豪迈、质朴、真挚情感特点。小组比较交流,研讨归纳,班上交流。 4.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抒情方式的区别总结不同表现形式的作用,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指导,班内展示。 5.豪放飘逸的特征在诗人身上是怎样体现的?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高远志向、旷达襟怀、激荡情感、昂扬格调。 活动四:诵读体会。引导学生再次诵读作品,体会诗人情怀。
活动五:背诵经典。背诵表达情感的诗句,教师检测。 |
|||||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
1.自主学习,把握诗歌的含义 2.积极参与,感悟出诗人的情感。 3.主动交流,甘于表现自己的见解。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善于沟通,乐于合作。 |
||||
专题二 |
明阔妙奇的笔触 |
||||
所需课时 |
课前1课时+课内1课时 |
||||
专题二概述
|
|||||
从艺术上说,李白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本专题学习将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初步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艺术特色,掌握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学习对浪漫主义风格作品进行鉴赏,对诗歌鉴赏方法进行灵活运用。 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为找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解读意象特征,探究作者意象选取的角度。选取一个诗人常用的意象,分析这一意象在诗歌中的独特作用。 |
|||||
本专题学习目标 |
|||||
1. 利用图书、网络查阅李白豪放飘逸特色的相关信息 2. 通过品味意象,鉴赏意境,总结规律 3. 学习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方法 4. 根据学习到的方法鉴赏同类诗歌 |
|||||
本专题问题设计 |
1.诗歌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2.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3.四首诗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4.奇特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豪放飘逸的特征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
|||||
信息化资源 |
课件 |
||||
常规资源 |
《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手抄报园地 |
||||
教学支撑环境 |
多媒体 |
||||
其 |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讲义 |
||||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
|||||
活动二:探究思考 1.诗歌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独立思考。 2.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导学生总结归纳,诗中常常出现的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意象,这类意象特点气魄宏大,吞吐山河,具有壮美的特征。小组内交流。 3.四首诗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用华美、清美、优美、壮美的意境展现了李白激情澎湃,神思飞扬的生命豪情。教师引导。 4.奇特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想象与夸张常常超越时空将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与现实、社会交织一起,通过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地再现现实。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5.豪放飘逸的特征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总结反思,独立梳理,画知识树。
活动三:诵读体会。引导学生再次诵读作品,品味意象,感受意境美。背诵全部诗作。 活动五:记忆拓展。准确默写四首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一首诗歌,手抄报的形式展出,交流学习。 |
|||||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
1.能够背诵李白的四首诗。 2.小组讨论效果好,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双赢 3.能够根据抒情方式、意象选取、艺术手法等内容判别诗歌的风格。 4.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怀;对他人的作品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 |
||||
专题三 |
诗仙成长的土壤 |
||||
所需课时 |
课内1课时+课后1课时 |
||||
专题三概述
|
|||||
李白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李白的才华植根于他生活的时代,李白的成就更源于他性格中的孤傲自信,是时代与个性造就了“诗仙”。 本专题主要内容为检测学生李白诗歌的掌握情况,举行举办一场以“时代造就李白&性格成就李白”为主题的辩论赛,并将学生自己撰写的“诗仙是这样造就的”小论文在班级展示交流。 学习活动为测试、辩论、展评,最终完成“诗仙是这样造就的”小论文展评,对本单元学习进行总结。 |
|||||
本专题学习目标 |
|||||
1通过辩论,探究时代、性格与诗人创作风格之间的联系。 2.能够知人论世,全面客观地评价作家及作品。 3.在辩论赛中准确表达、阐释自己的观点。 |
|||||
本专题问题设计 |
1.李白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2.李白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时代、性格与他的诗风有怎样的联系? 4.身处和谐的社会,面对短暂的生命,你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
|||||
信息化资源 |
课件 |
||||
常规资源 |
|
||||
教学支撑环境 |
多媒体 |
||||
其 |
|
||||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
|||||
活动二:举办以“时代造就李白&性格成就李白”为主题的辩论赛。 (一)赛前准备(思考题) 1.李白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2.李白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时代、性格与他的诗风有怎样的联系? 4.身处和谐的社会,面对短暂的生命,你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二)辩论现场 1.分组,确定正、反双方学生名单 2.确定发言人,任务分工。 3.增设全班自由辩论时间。 (三)赛后反思整理 活动三:撰写“诗仙是这样造就的”小论文,在班级展示交流。 活动四:教师对优秀论文进行点评表彰。 |
|||||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
1.能够掌握检测内容。 2.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找到恰当的例子证明自己观点。 3.能够在辩论时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4.能够及时反思整理,发展性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