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长阳长篇文化散文《夜郎词典》之二十五:夜郎印
(2012-04-26 22:33:40)
标签:
文化 |
夜 郎 印
【夜郎印】yè láng yìn 印,泛指图章,分盖印和钢印,适用于行政机关。夜郎印,指夜郎王自制的王印:以铅铸造,蛙钮方形,古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印上文字为:古国竹氏大房。
我到夜郎故地新晃时,总有夜郎人谈起古夜郎凄风冷雨的岁月,谈起古夜郎的兴衰与美奇,谈起古夜郎扑朔迷离的地盘,谈起古夜郎国那枚方形王印,还有许多夜郎之争的故事。
那天夜里下着大雨,夜郎河涨满了水,我的心也随之盈满起来。
夜郎的历史,正像这场大雨一样,将我带进了雨境。雨点敲着窗口,时急时缓,时铿时轻,心随雨声遥想。古时的夜郎也会下雨,听雨的心情应该一样。那时的夜郎人在经历着,创造着;今日的夜郎人在挖掘着,发展着。他们挖掘出夜郎王印时,立刻幻想出在历史的淅淅沥沥的苦雨中,在烽火连天的战斗中,在垒筑一道道的屏障中,在敲响一阵阵的战鼓声中,夜郎王挥舞着王印,下达一道道命令,为了保卫夜郎家园,拼命作战,坚守阵地,人在家园在。王印就是政权,就是命令,就是圣旨,它是汉王朝赐予的权力。有了夜郎王印,夜郎部族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独立的民族。保卫夜郎家园的剑戈声和厮杀声,撼动着夜郎的上空,让夜郎王感到有一阵被隐藏的痛,伤心的痛,误会的痛。自从诞生竹王,夜郎就一直没有安宁过,没有稳定过,没有让夜郎人幸福过。竹王虽早已离去,那枚自制的王印,在湖南的株州却露出脸来,以铅铸造,蛙钮方形,古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印上文字为:古国竹氏大房。但汉赐夜郎王金印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寻找,去点燃一盏古老的灯光,引导夜郎人坚定地找下去,让足印去叙述夜郎人坚定的信念与意志,高举起自制的王印,将夜郎文化进行到底。
竹王是侗族的始祖,夜郎地区却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濮人、越人、羌人、楚人、蜀人和巴人等,大多是濮人,是今天的侗族。自制的夜郎王印,怎么流落到潇湘?一定是滇王在汉王面前讨好,夜郎王受到汉王的冷落,将自大罪名强行戴到夜郎的头上;一定是滇王欺凌过夜郎王,才有连年的战争,才使夜郎王顺夜郎河而下,退避楚国,将王印遗落。没有这个迁徙,五溪地区怎么会有侗族、苗族、土家族、白族、瑶族、布依族和水族?
这枚自制的夜郎王印,一定有夜郎王的血泪,一定有伤痕累累的故事,一定有惨痛的经历,一定有无法记载的历史。目睹这枚夜郎王印,再望望门外连绵的夜郎山,不见彩虹,不见翠绿,心情一片黯淡,仿佛有冰水浸淫,十分的潮湿而寒冷,沉浸在阴晦的冥冥之中。由此想来,夜郎王印应该在自己手中,为何流落到古楚国?这是一个谜,是一个长达两千多年没有揭开的谜?
夜郎人虽然发现这枚自制的夜郎王印,没有去想它背后的无奈与创伤,而我天天却在意索:也许是夜郎被楚国征伐失败,交出了王印,被楚人带到了楚国;也许是夜郎国亡,夜郎人带着王印投奔楚国,才使王印流失在三湘四水……
想到这里,我在梦幻中看到了硝烟与战火,看到了黄昏的尘土中夜郎人奔逃的情景,看到了被鲜血染红的夜郎河,看到了不让王印落入楚人宁死不屈的豪迈与壮烈,看到了夜郎人痛失国土悲悯的哭喊。这些幻觉,我从写满夜郎沧桑的夜郎王印中早已感觉到,它不仅只是一枚自制的王印,它象征着尊严,象征着自强,象征着忠诚,象征着凛然浩气;它是一面旗帜,有自己的正义风骨,有自己的民族气概,有自己的信仰思想,有自己的爱国情怀。
在屈原许多的篇章里,没有见到有关夜郎的文字,没有见到楚国征伐夜郎的详细记载。他自顾热爱自己的楚国,迷醉于潇湘的山水里。虽然闻到芷兰的幽香,而没有去夜郎看战火纷飞。他希望楚国强大,对楚王伐夜郎没有阻止,反倒无声无息。对夜郎王印流落楚国,他不闻不问,埋头吟唱着他的《九歌》,吃着甜蜜的桔子。如果他出于正义,用笔记上真实的夜郎,不会有汉王与滇王对话阴差阳错的糊涂,不会有长年的战争,不会有夜郎国的灭亡,不会有今天夜郎的争论。
夜郎自制的王印与汉王赐于的夜郎王印,皆为夜郎王印。滇王金印和自制的竹王印虽然找到,汉王赐于的夜郎王印一定还在民间,还在召唤着夜郎人,还在激励着夜郎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