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幅作品引发了如此的强烈争议呢?巴黎文娱传媒为大家找来了图,一起看看吧~
图正中央的男子左手举着一杯香槟正开怀畅饮,右手还拿着一瓶开了盖儿的葡萄酒。男子的身上却被子弹穿透,喝进的液体汩汩流出,满地狼藉。
在男子的上方有一句:“他们有武器!”(Ils ont les armes !)。下方则是“我们讨厌他们,我们有香槟!”(On les emmmerde, on a le chambagne !)
看到这样一幅画,推特上有两种意见,其一是支持:
“漂亮的回答!明日《查理周刊》的头条。可爱的Coco的作品。”
“这周《查理周刊》的头条让人很受启发。”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觉得封面人物的讽刺意味浓厚。
“一月份所有人都是查理(具体背景小编在后文中会解释),你们难道忘了吗?头条真是垃圾!”
“《查理周刊》的头条真是没过脑子,更别说有趣了。”
“我对于头条真是无语了,只想说它和平时一样丑。”
今年1月7日,《查理周刊》遭遇了一次Kouachi兄弟的恐怖袭击,12人被杀,其中8人是该杂志的作家。在袭击事件后,法国人表现出空前的团结,纷纷响应”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的口号,该期销量也创下历史记录,共销售出8百万册。
当时,杂志社的许多插图画家也纷纷拿出作品向在袭击中死去的同事致敬。
真心与《查理周刊》共进退。
今天,我是媒体的漫画家;今天,我是记者;今天,我为《查理周刊》工作。
2015年1月7日
鸭子(图中《查理周刊》的封面)总是比子弹飞得更加高远。
不得不说,当时全国人民对《查理周刊》的支持让人深深动容。而这次杂志封面蕴含着的讽刺意味,对于巴黎事件后的努力回归正常生活又敏感脆弱的大家来说,无疑是个刺痛点。
《查理周刊》官网首页的漫画:
“法国人又开始正常生活了。”
不过,换个角度来说,黑色幽默不正是《查理周刊》的一贯风格吗?它也在慢慢回归“正常”轨道。倘若它骤然转变为温情画风,大家说不定还不适应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