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谨供《环球时报》文化娱乐版,作者:安小象;
更多消息请关注微博:http://t.sina.com.cn/apoculture
3月16日,塞德里克 克拉皮斯(Cédric Klapisch)的新片《谁动了我的蛋糕》(Ma part du gâteau),伴着期冀与质疑,趁着“巴黎春天”这个电影票只要三点五欧的好时节上映了。仅仅在16日到22日的这一周之内,就赢得了53万多人的上座率,登上了最卖座电影的领奖台。
电影女主角法兰西(France)是一位带着3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影片一开始,她就因为自己工作的工厂倒闭而自杀未遂;男主角史蒂夫(Steve)则是在伦敦金融界赢得财富和声望的年轻富豪。他单身,离异,八岁的儿子由前妻带着。他看着手机里播放的工厂倒闭、工人自杀的新闻,冷笑着说:关我屁事。两位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主人公此时并不知道,命运,哦不,是导演塞德里克,已经悄悄地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勇敢的母亲为了生计,告别了3个女儿,告别了她从未离开过的城市敦刻尔克,去巴黎找钟点女工的活儿干。而自私的花花公子史蒂夫也被派到了巴黎建立分公司。就这样,法兰西开始为史蒂夫打扫房间,但是他们甚少有交集。尽管法兰西待人亲切友好,开心的时候会放声歌唱,笑起来很美,但这些对斯蒂夫来说根本不值一提,除了吆喝她工作,他就总在打电话。直到史蒂夫的儿子到来,情况才有所改变。史蒂夫既不爱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于是要求法兰西留在他家照顾儿子。就这样,他们才有了第一次真正的谈话。从此以后,她对他谈生活,他教她玩股票。剧情开始好莱坞化,他们之间会不会产生爱情?法兰西会不会成为灰姑娘?
看过塞德里克的《巴黎》或者《西班牙旅馆》的观众都知道,塞德里克从不擅于制造童话,他的影片以对社会题材的冷幽默而著称,除了揭露和表现种种社会现象的荒诞和可笑之外,还往往贯穿着对人际关系的审视和思考。所以当史蒂夫带着法兰西去伦敦,坐在房车里,参加上流酒会甚至春宵一刻时,观众不禁开始担心,塞德里克要放弃写实主义走向商业化了吗?问题的答案迅速被揭晓,还隔着被单和甜蜜的亲吻,现实的重量已经向男女主人公袭来:法兰西向史蒂夫谈起自己的公司,史蒂夫惊讶地、但带着戏谑语气地告诉她,他就是她公司倒闭的幕后推手之一。沉浸在打击了中法兰西被要求带着史蒂夫的儿子去公园透透气,她在酒店楼下,听到了在阳台上打电话的史蒂夫,在电话里向朋友吹嘘自己怎样把保姆给搞定的经过,法兰西决定带走他儿子,以此来要挟他去敦刻尔克,向他弄垮的公司的其他工人赎罪。
可在这样一个几近疯狂的经济世界,那有什么公平可言?史蒂夫有权致使一个工厂的工人失业,而法兰西的“邀请”则被定义为绑架。影片的结尾法兰西被警察押上了警车,而史蒂夫则被失业的工人们追至河边。史蒂夫究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什么代价?那法兰西呢?塞德里克并没有给观众一个明确交代,影片在这里,戛然而止了。一切都交给观众去想象,去猜测,甚至去生活中论证...
塞德里克在电影中影射了法国社会的现状,这就是他给女主角取名法兰西的用意。如今的法兰西就像片中绝望的女工一般,尽管有很多孩子要抚养——法国社会的高福利政策,但是却因为离异和失业而一筹莫展,甚至以自杀来寻求解脱。法国也一样,内忧外患。刚刚经历了经济危机的阵痛,希望通过改革来寻求发展,无奈国内阻力过大,只要一触犯人民的利益,大家就纷纷上街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同时现在又没头没脑地冲进了利比亚的内战中,尽管状态暂时平稳,但是会不会后患无穷,还是未知之数;再加上这几年民众对执政党的民调显示,人民怨声载道,对执政党失去信心。影片结尾处,法兰西坐在警车里要被带走,但是警车却被法兰西的女儿朋友和同事团团围住,就像喊着标语一样,人们嘴里喊着:法兰西!法兰西!试图阻止法兰西被警车带走。这几声法兰西,只是喊给女主角听的,还是喊给法国和法国人听的?塞德里克仿佛在说,你们看,现实是残酷的,但是还有希望。而男主角像在革命时代一样,被反对和试图推翻特权阶级的工人赶到河边,影片的画面顿时一片黑暗。对于他自己的那块蛋糕,被推到全球化进程这条河边的史蒂夫,将何去何从?就像在影片的开头,糕点师塞德里克吹熄蛋糕上的蜡烛,递上他的那块蛋糕,问他:法兰西,你是准备爱她,还是准备离开她?
这样一部兴许敏感但绝对富有争议的影片,在法国这个第七艺术的天堂,引发了从观众到媒体的一轮新的,轰轰烈烈的讨论。当然,褒贬不一,甚至评价大相径庭。给一颗星(满分五颗星)的媒体说,塞德里克明显在电影里加入了左派的政治立场,给刚刚经历金融风暴洗礼的法国社会笼上了一层新的现实阴影;给四颗星的媒体说塞德里克巧妙地把两个相去甚远社会阶层,以非常真实可信的手法结合在了一起,跳出了传统的故事模式,塑造了一个寓意深刻的乌托邦;给一颗星的观众批评塞德里克完全抄袭了1986年版的《华尔街》,至于故事的结尾实在是粗糙又突然;给五颗星的观众,兴奋地说这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不论是故事情节,音乐,演员或者导演的手法都无懈可击,如果说这部电影可以被2011年世界电影史铭记有点夸张,那说这部电影将被2011年法国电影载入史册就相当准确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