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陈旧性肱骨骨折经历两次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失败后的外固定支架手术
One case of dogs old
humerus fractures experienced twice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failure
after external fixator surgery
总结date:2012-12-30
Pet doctor:牛金波
感谢北京安东动物医院刘毅院长的鼎力支持
动物信息
1-品种:萨摩耶犬-北大
2-年龄:1岁
3-性别:雄性(未去势)
4-免疫状况:未知,流浪犬(被好心人救助)
5-驱虫状况:未知,流浪犬(被好心人救助)
6-既往病史:未知
7-体重:20kg
被救助的时候在医院检查左前肢肱骨下三分之一段陈旧性骨折。骨折代码12A。
★第一次手术(2012-08-28)
第一次手术方案采取单纯克氏针固定术,由于克氏针过细(3mm),加上早期运动(术后10余天就除去了外固定),造成克氏针在骨折处崩断。
(X影像没有收集到)
★第二次手术(2012-10-01)
第二次手术方案采取克氏针固定术,配合钢丝半环扎术,克氏针选择3.5mm粗,由于该犬第一次手术就属于陈旧性骨折内固定,且通过第一次手术后,骨折断端的骨痂并没有完全剥离,骨折部位周围组织走向模糊,存在大量结缔组织,患肢已经造成费用性萎缩,呈现反关节现象,神经检查患肢浅部痛觉消失,深部痛觉不敏感,患肢恢复运动功能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由于克氏针已经崩断,需马上取出,并再次进行固定,手术难度很大。手术后进行外部固定,避免了第一次手术失败的一些因素,如早期运动等。但是由于术后40天左右克氏针松动,向肱骨上方移位,骨折断端没有愈合现象,手术再次以失败告终。脱出的克氏针需要尽快取出。
※下列X影像为第二次手术的术后45天影像,克氏针脱出,与手术当日的术后X影像比较,克氏针向上方脱出1.2cm,脱出的断端摩擦周围组织,已经造成血肿创。骨折断端愈合不良。需要尽快进行手术取出活动的克氏针,并采取相对合理的固定方案。
※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
1:克氏针选择不合适,偏细
2:该骨折类型属于肱骨横断骨折,用克氏针固定,无法解决其扭曲力,应用骨板效果更好
3:半环扎钢丝并未在一条直线上,应力不足
4:术后早期运动过早,稳定性不足
5:陈旧性骨折,存在大量骨痂,影像骨折断端的愈合,加上内固定稳定性不足,手术最终失败。

★第三次手术(2012-12-10)
此时该犬肱骨的情况并不乐观,反关节(腕关节)现象没有改观,桡神经的损伤也不能确定,对预后的情况很难做出判断,由于北大来的时候就属于陈旧性骨折,且经历过两次手术的创伤后,肱骨周围肌群萎缩,长时间运动障碍造成患肢费用性萎缩,已经有健康腿的一半那么细了,很明显的皮包骨头,但是主人还是坚持要给北大做第三次手术。因为还有希望。
由于前两次手术的失败,在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再用克氏针固定已经不可以,此时所剩下的方案有骨板固定术,外固定支架术,以及较少用到的Ω环固定。在权衡利弊后,通过手术过程中对骨折端的观察选择了外固定支架手术固定。















术后X影像


北大,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