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7月四川游之二十--成都望江楼公园薛涛纪念馆

(2015-03-28 06:33:41)
标签:

文化

2013年7月四川游之二

旅游

历史

2013723星期二,晴。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85BEA2E67FF808081401D0074.jpg

逛完望江楼公园竹文化艺术展区,没多远就看到了这个薛涛纪念馆。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8C8CF2E70FF808081401D0074.jpg

纪念馆的大门以唐代朱门的模样打造而成,两扇朱门中间是一个橘色牌坊,牌坊上挂着由著名书法家马识途先生亲笔题写的薛涛纪念馆门牌。关于薛涛生平的介绍网上资料不太多,游记中的主要史料来自互动百科。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blog/2013-09-16/014124199688022AFF808081412364D7.jpg

进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用玻璃和石柱构建而成的以薛涛《洪度集》而命名的洪度诗廊。在诗廊的8根石柱上,刻满了《洪度集》中收录的92首诗歌的诗名;在玻璃铺设的诗廊地面上,有6幅唐代团花图案。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blog/2013-09-16/01412417D69A0226FF808081412364D7.jpg 

整个薛涛纪念馆就是一座庭院。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934A72E79FF808081401D0074.jpg


白玉雕成的薛涛像。相传薛涛容貌美丽,天资聪颖,并且精通音乐。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blog/2013-09-16/0141241A3C11022DFF808081412364D7.jpg《薛涛纪念馆记》。2006年薛涛纪念馆落成时,成都薛涛研究会用古代骈文的格式,写赋纪念。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blog/2013-09-16/0141241AC6620236FF808081412364D7.jpg

前言。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乐籍制度始于北魏终于清雍正元年,指将罪民、战俘等群体的妻女及其后代籍入专门的贱民名册,迫使之世代从乐,倍受社会歧视和压制,是谓乐籍。乐籍亦指乐户或官妓),脱乐籍后终身未嫁。薛涛后定居花溪。知音律,工诗词。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9A8612E82FF808081401D0074.jpg

成都市首个用现代手法打造的以女性为主题的历史博物馆-薛涛纪念馆打破了传统手法,采用壁画的形式来反映主人的一生,这在成都的博物馆中还是首次。馆内的壁画颜色鲜明亮丽,分成了泪别长安、才女望春、芳菲世界、边楼壮歌、众望所归、诗魂长存等6个主题,记录了薛涛一生中6个重要的时期。在每一个人生主题中,都穿插有一首薛涛的诗词。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A122C2E89FF808081401D0074.jpg

泪别长安-薛涛与元稹的姐弟恋。《井梧桐》: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薛郧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A7B9E2E9BFF808081401D0074.jpg

才女望春-红妆美颜,姹紫嫣红。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AE63D2EC7FF808081401D0074.jpg

《望春词》: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B4C922ECBFF808081401D0074.jpg

芳菲世界《酬人雨后玩竹》: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BB5422ECEFF808081401D0074.jpg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只有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薛涛写过一首《池上双凫》--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诗中浓情蜜意,大有和元稹双宿双栖的想头,想来在情深意密的时候薛涛是想过嫁给元稹的。不过好景不长,一年以后元稹离开四川元稹离开蜀中后,薛涛朝思暮想,就象一个丈夫远出的空闺女子一样,等出满怀的与渴盼,汇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诗--锦江春望四首:

其一: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其二:揽革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其三: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其四: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起初还只是揪心的相思和期盼,期望情人重续旧欢的时日;可是春去春归,音信渐渺,薛涛越盼越失望,她甚至望着天上的云彩、江畔的垂柳、院中的春花,都幻化成元稹的形象,与它们诉说离情之苦。她的一首咏牡丹--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问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同花说相思。就是以牡丹拟人,在夜深露重中与盛开的花儿细诉衷情。

那时的薛涛已经四十六岁,芳华已至秋暮,而元稹又是一个放纵多情的人(比如公元800年时恋上了崔莺莺),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最终静静地了断了这场情缘。聪明如她,是非常明白她和元稹之间的关系的:露水情缘,朝生暮死,何必恩恩怨怨反复纠缠?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C89FB2ED3FF808081401D0074.jpg

薛涛画像。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8D36352ED8FF808081401D0074.jpg

边楼壮歌《赠远》: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555742FC7FF808081401D0074.jpg 

众望所归。清代王再咸《成都竹枝词》:昭烈祠前栋宇新,校书坟畔碧桃春。江山莫谓全无主,半属英雄半美人。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5DDD12FD6FF808081401D0074.jpg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651962FE1FF808081401D0074.jpg

诗魂长存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6BA8A2FEEFF808081401D0074.jpg

元稹《寄赠薛涛》: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71D6B2FFAFF808081401D0074.jpg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论薛涛诗》中写道:有讽喻而不露,得诗人之妙,使李白见之亦当叩首------而唐代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对薛涛也充满了溢美之词: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7A7E43001FF808081401D0074.jpg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810C9300EFF808081401D0074.jpg

薛涛与薛涛井。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8785B301AFF808081401D0074.jpg

唐女伎陶俑。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8E06A3023FF808081401D0074.jpg

看来唐代妇女真是以肥为美,难怪杨贵妃会被李隆基视为大美人。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3-07-27/0140209948D2302DFF808081401D0074.jpg

《薛涛诗笺》,由薛涛研究会专家张篷舟先生著书。馆内还有复制的“薛涛笺”、张大千等著名画家所画的薛涛画像等陈列品。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薛涛走过了一般唐朝女子所不敢走的路,但她得到了永久的盛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