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成都行之三十三--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标签:
2012年11月成都行之三历史文化 |
2012年11月7日星期三,阴。
下午一点五十分,老陈终于转到了四川博物院的最后一层,一楼的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
《蜀风汉韵》展览前言。
展厅入口处之石墓门。
第一单元
东汉(公元25-220年)李冰像(复制)。
第一组
东汉石水塘,1977年四川峨眉山市双福出土。
东汉石猪,1977年四川峨眉山市双福出土。
东汉石鸡,1977年四川峨眉山市双福出土。
东汉执锸石俑,1977年四川峨眉山市双福出土。
东汉抚琴石俑,1977年四川峨眉山市双福出土。
东汉翁仲石俑,1950年四川新津县出土。
翁仲是传说中的秦朝大将阮翁仲,身高丈三,勇猛异常。他受秦始皇之命出征匈奴,屡有战功。阮翁仲死后人们铸其铜人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世对陵墓前的铜人像、石人像常称其为“翁仲”。
第二组
东汉仙人六博图石函(残),1950年四川新津县老君山崖墓出土。
东汉孔子问礼·神农尝百草图石函(残),1951年四川新津县宝资山出土。
东汉羿射日图石函,1951年四川新津县宝资山出土。画面为“后羿射日”神话传说。中间为连理树,两边各栖一鸟,一为凤一为凰,另有十三只小鸟散于树间。凤鸟在这里代表太阳,树为扶桑(也称建木),左侧后羿弯弓而射。整个画面饱满生动,富于装饰性。
东汉五人石函,1950年四川新津县宝资山征集。
东汉石棺。
东汉宴饮百戏图石棺,1972年四川郫县新胜出土。
东汉猿戏画像石函,四川新津县出土。
回望石棺、石函展室。
第三组
东汉西王母石棺拓片,石棺出土于四川郫县新胜。
东汉·延光(122-125)沈府君阙拓片。原阙立于四川渠县。
东汉朱雀石棺当拓片。
东汉漫衍角抵·水嬉石棺拓片。东汉宴乐杂技石棺拓片。东汉雀鱼石棺拓片。东汉双阙石棺当拓片。
东汉龙虎戏璧 石棺盖拓片,原石棺1972年四川郫县新胜乡出土。
第四组
东汉石辟邪,四川金堂县龙王出土。
东汉石辟邪,四川金堂县龙王出土。
东汉力士石础,1954年四川雅安市河北沙溪点将台出土。
东汉辟邪石座,1954年四川雅安市河北沙溪点将台出土。
东汉玄武石座,1954年四川雅安市河北沙溪点将台出土。
第五组
东汉朱雀·铺首石墓门。
东汉铺首石墓门。
东汉拥篲·捧盾石墓门。
东汉王孝渊画像石碑。
东汉轺车·朱雀·铺首石墓门,1978年四川郫县红星出土。
东汉朱雀·铺首石墓门。
东汉簿书石碑。
东汉簿书石碑拓片。
东汉石牛。
东汉石马。
东汉石羊。
第二单元
第一组
东汉陶执锄俑,1979年成都市新都区马家出土。
东汉陶执铲俑,1959年成都市天回山崖墓出土。
东汉陶俑,四川双流县王山扁崖墓出土。
东汉陶提双瓶俑,1957年成都市天回山崖墓出土。
东汉陶执锸俑,1950年四川新津县出土。
东汉陶俑,1950年四川新津县出土。
东汉陶执壶俑,1955年四川宜宾市崖墓出土。
东汉陶劳动俑,1950年四川新津县出土。
因时间关系,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的二展厅老陈没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