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黑茶之乡品味千年历史

(2011-03-23 09:36:13)
标签:

健康

   

    http://s6/middle/725b1a1cg9f1c8125e0d5&690

18日,“探秘黑茶之源”活动的32位读者,跋涉千里来到湖南安化,品尝了浓郁清香的黑茶,更体会到了黑茶千年历史文化积淀。

    19日一早,我们从韶山出发,直奔此行的目的地——湖南安化。当到达一依山傍水之处,一座茶厂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正是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千两茶原产地。

    何为千两茶,不少读者并不知其意。所谓千两,指的是重量。“千两茶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一千两而得名,这一千两和现在的重量单位不同,而是按古时16两为1斤来计算,一卷千两茶约合现在35公斤左右。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而古时之所以将安化黑茶卷成直径约0.4米,高约1.8米,也是便于运输。起初,个头并没有这么大,有十两、五十两、百两,后为了能运得更多,才有了千两。因此,现在同样保留着以前的各种规格,从十两到百两,也统称为千两茶。

  据介绍,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1年),安化黑茶被定为贡茶,一直延续到清代。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运陕甘茶马司,作为朝廷与边疆少数民族以货易货的商品。由于那里的少数民族主要以牛羊肉为主食,而黑茶不仅能祛除肥腻,还能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所以深受欢迎。在当时,由于交通极不便利,往往要花上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运到,黑茶在运输途中也饱受“风餐露宿”,自身发酵进而形成独特的口味,也就有了如今闻名于世的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金花”传说

   走进博物馆,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布满岁月痕迹的长方形茶砖,这正是该厂生产出的第一批黑茶砖中的一块,距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且留存于世仅此一块,因此为该厂“镇厂之宝”,更是无价之宝。“黑茶砖如果保存得当,是没有保质期之说的,时间越久味道更陈香,这块黑茶砖如今同样可以泡制饮用。以前曾经有人出过天价想买,都被我们拒绝了。”给我们介绍的讲解员非常自豪地说。

  讲解员还告诉我们,茯砖茶是安化黑茶中的上品,这是因为茶砖里面长满黄色的斑点,人们称之为“金花”。“关于金花还有个传说,有一队马帮准备将安化黑茶贩运到陕西晋阳一代去,他们本来选择了雨水很少的季节,却还是遇上了暴雨。当他们抵达目的地,打开茶叶一看,发现长满了黄色斑点,以为是发霉了。恰巧,这里正在闹瘟疫,当地人根本没钱买茶叶,茶贩无奈之下只好免费将茶叶留下。谁料,当地人喝了这种茶叶后,瘟疫全部好了,立即派人去追马帮想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因此,当地人认为茶贩是上天派来的神仙,特意来救他们的。此后,将这种有金花的黑茶奉为神茶。”讲解员说,科学证明“金花”是有益人体健康的益生菌,可以改善人体机能,特别对患“三高”的人有帮助。

  泡制黑茶也是种心灵洗礼

  看完了黑茶的历史,品尝黑茶的味道自然不能少,而专门的茶艺师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只见她从一块布满金花的茯砖茶上用茶刀削下几片,放入茶壶里。泡茶的水是专门从山上运来的泉水,茶艺师告诉我们,泡茶用的水以山泉水为佳,江河水为中,反倒人们普遍认为比较好的井水是下。

  泉水烧开后,茶艺师将水倒入茶壶中,又拣出10个茶杯排放整齐,用这泡茶的第一道水清洗茶杯和茶壶外表。“洗杯源自道教中的洗净心灵之说,而事实上除了洗去茶叶中的灰尘之外,还能提升杯温,让后面泡制的茶水更清香更浓郁。洗茶壶也同理。”茶艺师一边沏着茶一边讲解着每一道工序。队友是位老茶迷,他仔细听着,细细品味着茶艺师递来的第二道水泡出的茶。“入口味道醇厚不涩,回味甘甜,果然是品茶要品二道茶。”

  茶马古道再现马背艰辛

  安化地处山林绿水之中,在古时,人们要把茶叶运出去完全是靠人运马背,进而有了专门贩运茶叶的马帮和他们走出来的茶马古道。

  如今的茶马古道,已经铺上了青石,但走在上面依然让人紧张不已。崎岖陡峭的山路,让人骑在马背上根本无心顾及周围的景色,一心只想着如何抓紧马套,以防摔落。仅仅走出2公里,骑在马上的人就会觉得腰酸背痛,四肢乏力,这让我们深感古时马背上的艰辛。

http://s2/middle/725b1a1cg9f1c8a71e4b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