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言获奖于己是好事于国家未必是好事

(2012-10-17 17:58:15)
标签:

文化

看过莫言的小说,感觉这人文笔很好,故事情节吸引人,结尾常出人意表,甚至不可想象,给人以惊奇和沉思,有点现代+魔幻的意味。看过莫言的照片和简历,感觉这人很憨厚、朴实,不奸诈不狂妄。他在文坛上可算是个另类——当人们挖空心思炒作自己的时候,他似乎并不热衷于此,依然潜心琢磨怎样写好小说;当所有人都高调写作的时候,他却比较低调,更常常跑调,其创作风格和注意力不被俗流所误所导。他的作品似乎对政治不持立场,是纯粹的本真写作,但客观上已出现政治倾向。在他的小说里写满了人性的坏话,描绘了古代乃至近现代中国人的孤陋、贫穷、迂腐、欺诈、怪异、不可理喻,当然也有“闪光”的东西,充满了夸张和想象。

诺贝尔文学奖,给他和中国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声誉鹊起,尤其是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能够激发起外国人对莫言和中国文学作品的兴趣,这有助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学乃至文化的深度交流;莫言的作品会呈现洛阳纸贵的盛况,“金黄色的小米”会源源不断流进莫言老汉的口袋里;给冷清的文学场增加一点温度,人气会旺一些,文学创新的尝试会多一些,有利于繁荣中国当下不景气的文学创作。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会有负面影响——当然这不是莫言的罪过,但肯定与他的文学作品有关。相信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不甚了了的外国人读莫言的小说,会误认为中国原来是这样呀——穷苦、愚昧、迷信、落后……。很多人了解外国的历史和现状,都始于对该国文学作品的了解,这当然不是对中国之一切的客观真实的反映。不管你承不承认,掌管的诺贝尔奖归属权的西方人,似乎对描写丑陋的中国人的作品更欣赏,人性之恶越深,人的生活状态越畸形,越容易使他们击掌叫好。当然,他们不是傻瓜,也要求作品有一定的文学性、艺术性,以掩人耳目。如果中国人都向莫言学习写作现代魔幻作品,以瘿瘤为美,以晕斑为真,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何裨益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