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实的西施

(2012-03-14 15:42:33)
标签:

情感

范蠡按照既定的灭吴雪耻之策,四处搜罗越国的美女,以便对吴王夫差实施美人计,使之沉溺美色,荒淫无度,不理政事,加速吴国人亡政息的进程。然而,他踏遍水千重山万座,人似黄花瘦,依旧没有寻觅到想象中的绝色美女。这日,神情沮丧的范蠡和随从不报希望地来到了诸暨苎萝山。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村头有一条小河蜿蜒流淌,远望河床似细腰圆臀酥胸隆起秀发飘逸的侧睡美人,河水如轻盈的白练缀满莲花飘进伊的梦境。范蠡心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莫非这里会藏着一位美若天仙的村姑?他很兴奋,忘记了身边的随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向西村边的小桥大步疾走。当他来到桥下时,看见一位让他心动异常的浣纱女的倩影,他尽量抑制自己飞扬的情绪,有礼貌地向浣纱女问路,想借机看看庐山真面目。她闻声回头,然后,粲然一笑,缓缓起身。由此,西施这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绝世美女横空出世了!她肤如凝脂,面似桃花,眉目含情,樱桃小口,唇红齿白,亭亭玉立,言行举止又有大家闺秀之风度。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西施之美,范蠡没见过,甚至比他想象中的美女还要美。范蠡受到震撼,热血奔涌,身体酥软,呼吸加快。平复一下情绪后,故作镇静的范蠡简要地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但没说明来意,还问了西施本人和家庭的一些情况,西施羞羞作答。此时的范蠡心猿意马,有种初恋的感觉,含情脉脉,但仍不失温文尔雅。男人的心事,女人最容易感知。范蠡以有公干为由,要求到西施家中见她的父母,西施脸色绯红,点头应允。范蠡在前,西施在后。西施对范蠡也有好感,虽然看上去范蠡比她要大一些,但他还是被范蠡的地位、儒雅、成熟男人的气息和对自己关切爱怜的目光所吸引。她希望父母也能喜欢这个男人。

到了西施家,范蠡对西施父母彬彬有礼,西施父母也很喜欢这位峨冠博带的官人。西施和父母张罗了一桌好饭,范蠡在饭桌上对西施的父母说,我这次是奉命来接西施到京都的,因为国家需要她。他们很惊讶,一个村姑能为国家做什么,也不值得如此重视呀!范蠡没敢说实情,因为这是国家机密,只是说官家选了一批女子进京都学习技艺。他们又不解,学什么技艺,作甚用?范蠡耐心解释,就是学习礼乐,以求通过大兴礼乐,达到尊卑有序、社会和谐的目的。西施的父母明白了,但还是担心西施一个人在外有许多困难和不便,而且西施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范蠡看出了他们的担心,便说:那儿生活的好,又是官家管理,一切无忧。西施父母不再多问,离开范蠡,到外屋与西施私语片刻,重又回到内屋,怯怯问范蠡,你来寒舍就这事吗?范蠡知道他们话中有话,声音颤抖地说,我非常喜欢西施,不知我有没有这个福分?内屋的西施父母乐了,外屋的西施也心喜而羞红了脸。西施家房前屋后来了许多人,争着看远道而来的西施未来的郎君。范蠡从心眼里喜欢西施这位美人,也确实想把西施纳为小妾,但现实还做不到。有人说,范蠡不告诉勾践见到西施的事情不就可以金屋藏娇了嘛,是的,范蠡想这么做,但他不敢,因为他怕随从告密或说走嘴,让勾践知道了。再者,不把吴国灭掉,他的脑袋上始终悬一把利剑,说不准什么时候脑袋就搬家了。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灭掉吴国,再金屋藏娇或纳妾,与西施厮守余生。

范蠡带着西施向京都回返,一路上,怜香惜玉的范蠡对西施关心备至,百般疼爱,被爱情滋润的西施,笑脸盈盈,憧憬着幸福的未来。到了京都,范蠡把西施安置在高档馆舍。这时,范蠡与西施进行了一番长谈,把选她进宫的真正意图,告诉了西施。西施有些惆怅,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嫁给范蠡,过上恩恩爱爱的夫妻生活。范蠡说,没有国,哪有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希望我们相忍为国,等你完成使命,我与你共享人间欢乐!既然是越王的意思,范蠡又承诺事成后与其结成百年之好,善良的西施只得粉墨登场。

西施进了宫中,越王色迷迷的眼睛都直了,对此,妃嫔们妒火中烧,一位受越王宠爱的妃子说,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生活在乡村,浣衣、卖薪,身体健康,故大脚,体态略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只是吴王喜欢细腰女子,为了迎合吴王口味,人们才说西施体态略丰的,实际上,在一般人看来,西施绝对是理想的身材。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越王花了三年时间,选人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这期间,范蠡与西施成为了精神恋人,两人感情笃深。越王看出了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提醒范蠡一定要以国事为重,把完璧美女献给吴王。所以,范蠡只能克制自己的冲动,不敢越雷池一步。

西施进了吴国宫中,起初,如履薄冰,心情非常紧张。因为,在她的脑海里吴王夫差是一位喜怒无常的暴君,蛮横无理,薄情寡义,头脑简单,动辄杀人。西施没有忘记勾践和范蠡的教诲,在尽心服侍夫差的同时,处心积虑地想帮越国做点事。然而,夫差是一位感情细腻而又善良的人,很喜欢西施,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夫差对西施百般呵护、宠爱,以至于与西施一同进宫的美女郑旦因受夫差冷淡,不久郁郁而终。夫差与西施经常在一起聊天,似乎无话不说,实际夫差是有所保留的,因为西施毕竟是越国派来的美女,夫差不可能心不设防。夫差是憧憬中原灿烂文明的浪漫君主,励精图治,不断累积国家和自己的声望,希图成为高高在上的诸侯霸主。

与真实的夫差相处日久,西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真的爱上了这位感情细腻、志向远大,又有文采的年轻君王。她看不到吴国灭亡的先兆,她知道妲己功成之后的下场,她是一个感性的女人,易动真情,她的唯一想法就是能与一位疼爱自己的男人终生相守。因此,西施在吴国的灭亡上并未起到什么作用,夫差以“正义之师”标榜自己,东征西伐,也是夫差为争取霸主地位而自主做出的主张。很多人把伍子胥被投入江中,说成是西施说服夫差的结果,其实不然,夫差力主北伐,而伍子胥认为消灭心腹祸根越国比北伐齐国更重要,只有除去越国这根背之芒刺,吴国才能高枕无忧。君臣的政治主张不同,伍子胥对夫差颇有微词,夫差也对曾经为吴国强盛做出卓越贡献的伍子胥心存不满,更令夫差不能容忍的是,伍子胥知夫差昧于大势而不可谏,吴国必为越国所破灭,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在太宰伯嚭的诬陷下,早已厌倦伍子胥的夫差遂赐其名剑属镂,伍子胥被逼自杀。夫差最大的愚蠢,是他为勾践和范蠡所蒙蔽,过分自信,轻视越国,使得越国韬光养晦,尾大不掉,并趁机灭掉了吴国。

吴王夫差被俘,勾践念夫差曾慈悲为怀,免其一死,并允许他回到越国,故决定让夫差到舟山岛当百家之长,但夫差觉得愧对列祖列宗和他的子民,无颜再活在世上,便刎颈自尽。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夫差自尽,西施回想起他对自己的深情和宠爱,肝肠寸断,极为悲伤。范蠡有意领走西施,与其幸福地生活,但已今非昔比的勾践和王室族亲认为西施是亡国的祸水,决不能让她活下去,便不顾及范蠡的感受,把西施抛入江中。阅尽人间能暖的西施,去意已决,欣然赴死。后人感慨西施不得善终,于是,编了个故事——因为于吴国灭亡之际,范蠡偷偷救出西施,藏于家中。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并且早已看出越王颈长嘴尖,是个只可共苦不可同甘之人,于是,带着西施从海路逃到齐国。范蠡和西施在齐国海边多年从事农耕和实业,成了腰缠数十万金的富翁;后又在陶暴富,财产达数亿之多,西施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西施,一个美丽、淳朴、善良的村姑,享尽人间富贵,又死于无辜,让人扼腕叹息。女人不要走进政治,政治是政客的天地,女人只是政客手中的一粒棋子,随时会被丢弃。女人,平凡才是你快乐的路径,家庭才是你幸福的港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