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故宫丢物又丢人

(2011-05-15 10:48:45)
标签:

杂谈

http://blog.people.com.cn/blog/blogspace/2010/0725/hubeixiaonan/201105140838410451.jpg

 

5月13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纪天斌带着保卫处处长等人专门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对北京市公安局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表示感谢,并赠送两面锦旗。其中一面为“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

用在此处,故宫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和“卫”一样,即捍卫、保卫之意,应该是“捍”。赠送锦旗之图在网上公开之后,立即在微博上引来大量围观。

有网友表示,“窃贼撼故宫,故宫锦旗惊现‘撼祖国强盛’,真是丢物又丢人。怀疑故宫博物院到底有没有识字识体之人?数十万国宝文物的安危又将如何?”

13日晚,故宫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撼”字没错,而且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

昨天故宫博物院刘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同样表示锦旗上没有错字,“我们制作锦旗时请教过这个字到底怎么用,所以字没有用错。”但是这位负责人并没有告知请教的专家具体是哪位。

故宫的解释不仅没有平息网友的疑问,反而引起更大的争议。有网友表示,“如此强撼(悍)的撼(汉)语,撼(汗)!错字没水平,死不认错的更没水平!故宫,你悍然用此锦旗送平安北京的捍卫者,令人汗颜。真是撼故宫易,撼没文化难,撼知错就改更难:故宫——先丢东西后丢人!廉耻尽毁,斯文扫地!”

记者昨天就此采访了中国汉字研究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石定果。她当即表示,“昨天我一看到这个就说错了。错了,错了,毫无疑问是错了。作为故宫,出这样的错误,很可笑,昨天,我替故宫难堪;可是出了错之后还不认错,很可耻,今天,我更替故宫难堪。”

石定果表示,“撼”字从来没有作为“保卫”的意思过,也没有通假过。当时在北宋时期,金人中流传了一句话,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而这个“撼”,就是动摇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主编、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体得知故宫锦旗事件后,颇为诧异。他对北京媒体说,“撼”与“捍”实际上是两个“写对了容易,写错了难”的字,这样的常用字,既非古字,也非生僻字,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应该犯错。

一向为人仰视的故宫,其威风凛凛的安保却如聋子耳朵,其扎堆的文化专家恰似白字先生,犯下一连串让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低级错误,出现让人咋舌的管理漏洞,实在令人汗颜。

按常理说,国宝级的故宫,安保设施不可能不完备先进,安保措施不可能不健全有力,安保人员不可能不训练有素,安保管理不可能不严格细致,但故宫之珍品却被一个小蟊贼轻松盗走,玩弄于笨拙的掌中,何故?相必小蟊贼也明白“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的辩证道理,深知壁垒森严下的危墙深宫最容易催生安保人员盲目自信,相信领导一个长期治平无事的祥泰之所者必生麻痹之心懈怠之意。小蟊贼的判断异常准确,事实证明,一切安保资源都是摆设,一切制度都流于形式,一切担心都是庸人自扰,故宫就这样使一个偷鸡摸狗之辈跻身于鼓上蚤时迁、燕子李三等中国历史上飞贼大盗的顶尖高手之列。

话再回到那个“撼”字。“撼祖国强盛”中的“撼”字肯定是用错了,应为“捍”字,尽管“撼”与“捍”实际上是两个“写对了容易,写错了难”的字,尽管这样的常用字,既非古字,也非生僻字,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应该犯错。

深究起来,不仅是故宫管理方写错一个字那么简单,它反映了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民主意识、一种求真精神的缺失。一个文化人成堆的地方,竟然犯了常识性错误,让人不可理喻。就算一个人笔误,为什么不让管理层的人员看看有什么不妥?就算管理层的人员“品读”了,为什么不对其谬误提出质疑,集体失语?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网友提出质疑的时候,故宫博物院相关人士还强词夺理,固执己见,死不承认。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小蟊贼轻易得逞的深层次原因。以写错字与拒不认错的潦草作风和浮躁心态,管理故宫,保卫故宫,故宫焉能不蒙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