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竟逼“差生”开“弱智证明”

(2011-02-13 21:33:38)
标签:

教育

前几天,我碰到一位学生家长,她讲了这样一件怪事:上年度期末考试前,老师非要让她把淘气的儿子领到医院做智力测试,开个“弱智证明”,这样孩子的考试成绩就可以不计入考核,不会给班级拉分了。

老师片面追求班级考试成绩,不让差生参加考试的手段和方法五花八门。

某小学校在小升初考试中,将4名学生安排坐在图书室里,老师拿来了矿泉水和瓜子,让他们边吃边看书;并拿来了一个红色的圆桶,供他们大小便用。直至下午其他学生考试完毕,才把他们放回去。这4名学生虽出自不同的班级,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绩都排在班级的末位。还有的学校老师怕差生影响自己的教学评估成绩,每逢重要考试时,便会要求他们的家长,到医院给其开病假条,然后让他们免考。

但像这样,为了不使差生把全班的平均考试成绩拉下来,竟然逼家长领差生到医院开“弱智证明”,还是第一次听说。

何谓“差生”?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数学、逻辑、音乐、身体、空间、人际关系、内省和自然观察,以此来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谓的“差生”只是其某些潜在的优势没被发掘出来罢了,老师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把分数低的学生定性为“差生”。如果在学校把考试成绩低的学生视为“差生”,那么,在社会上高分低能者算不算“差生”?中国人到美国考察教育,问一位老师;“你们班有多少差生?”这位老师感到诧异,说:“我们班级没有差生,每个学生在某一方面都是优秀的。”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说:“真理像地球一样是圆的,不能因为在西半球所看到的是黑夜,就认为东半球也是黑夜。”在我看来,“差生”是人为臆造出来,毫无科学根据地给学生贴“差生”标签,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逼家长领孩子到医院开“弱智证明”,有悖师德,也反映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在沿袭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把“差生”打入另册,剥夺“差生”参与平等竞争的机会,是一种变相的遗弃,也暴露了一些老师责任缺失和人品、师德出现了问题。一纸“弱智证明”,给“差生”的心空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由此产生的自卑、放弃,不仅仅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可怕的是会毁掉他们的一生。从问题的深层原因看,老师逼家长领孩子到医院开“弱智证明”,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片面追求班级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激励政策有着直接关系。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老师个人业绩的考核,主要看班级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班级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决定着老师能否评优、晋级、受奖和政治进步,如果班级成绩差,班主任不仅待遇上吃亏,还可能被“末位淘汰”。前面提到的某小学校不让“差生”参加考试事件发生后,一位“差生”母亲找到班主任,质问为何不让儿子参加小升初考试。班主任提了一箱牛奶上门赔罪,并说现在当地的两所小学竞争激烈,“自己也有苦衷”。在“高压政策”下,老师心态扭曲,逼家长领孩子到医院开“弱智证明”,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彻底消除不允许“差生”参加考试和逼家长给孩子开“弱智证明”的现象,关键是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各项规定,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