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与和珅

标签:
北京恭王府什刹海故宫 |
分类: 时事杂谈 |
2015年6月12日,陪同远道而来的战友一起游览恭王府的时候,给我留下的就是这个印象。
说起恭王府与和珅的“户主”关系比较绕嘴,简单地说,这片地方最早是乾隆爷在位时,和珅置办的私宅也叫“和第”。后来嘉庆拿下和珅并“赐死”,则作为私宅赐给了他弟弟庆君王永璘,权当弟弟不争权不参政的回报;这期间,嫁给和珅公子的乾隆女和孝公主仍住半座宅第。得名恭王府并扩大到至今规模的主人,也是清末呼风唤雨的权重人物恭亲王奕欣。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大清朝不到300年,而恭王府的前世今生,就占了整个清朝统治时间的一半还多。
恭王府“热”,在我看来主要原因不在时间长短,而是因为与和珅有关。特别是自1996年一部《宰相刘罗锅》,和后来拍的电视剧《和珅》,让和珅家喻户晓了。
作为“天下第一贪”的和珅,也就是孩子们看电影电视所说的“坏人”,本来“家喻户晓”,人人憎恨属于绝对的正能量,但似乎并非如此,而恰恰唤醒了人们对贪官的神秘好奇心理。近两个小时的游览中,通过人们的窃窃私语,相互询问,还有表情,足以证明这一判断;当然,本人也怀揣着这份好奇心理。
而这种好奇的成分,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道对贪官“爱恨”交织的文化分支;大凡贪官“情商与智商”皆高人一等,成为其文化的内涵和支撑。
对这一文化的认可,不存在“高大上”与“低媚俗”之分,倒是更贴近人们的感受,容易被接受和传播,因为五千年大一统的人治制度,必然造就“人情”文化,且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人人都是践行者,只有“大小多少”区分而已。
在恭王府游览过程中,不曾一次听游客发出类似的感叹:“和珅真才子,而且属于识时务者的才子”。当然,也有很多人虽然不乏感慨,但或许内心暗自沉思:“我是和珅会怎样的‘现身’‘将心比心’反思”。
而相比起“正义之剑”的刘罗锅,人们不觉得他真的是“疯疯癫癫”的“神经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