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么理解“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规定

(2014-02-26 23:10:35)
标签:

不支持

不受理

越级上访

心系群众

弱势群体

分类: 时事杂谈

                       怎么理解“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规定

 

    因为最近腰疼老毛病复发,很长时间没写东西了,只能望网兴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时不在发生着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新闻。

    最近新华社的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指出;“强化属地责任,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级表达诉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

   “两办”文件,代表了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层的观点,积极负责任的执行应该深刻研究领会其精神实质贯彻在实际工作当中。虽然现在没有看到文件全部或者细则,但“两不”已经非常明确。要想全面认真贯彻好这个文件,首先必须弄清“强化属地责任”的“属地”是谁。我们知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上访群众,都是农民、市民、企业职工、打工仔和弱势群体,他们的第一“属地”应该是各自的行政村、居委、企业和公司。但由于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制度设置,乡镇和村以及企业公司不具备一级行政政权职能,最基层政权属于县一级。也就是说,有行政执法权受理上访人群的“属地”实际就是县“七品”这一级了。

    照此推理,所有访民如果到市(地级)、省、国家信访局,就是违反了规定属于越级上访,上述信访和有关部门不能受理也不敢受理,因为只要受理就违反了“两办”规定。这样说起来,今后县级以上要么见不到访民,要么见到依规定处置遣返回去;进一步分析以上各级是不是也将撤销信访机构和人员了,或许大力加强县一级的信访机构。

    几十年来,之所以越级访越来人越多,其实质是对属地的不作为、不受理、不公正的一种申诉,也是对上或者上上一级的信任。民众诉求在当地无法得到合理对待,司法渠道又没希望,才会宝押在越级上访这一根稻草上,虽然明知进京靠御状,前途艰险困难重重,可不失是一丝希望所在。因为作为访民几乎反映的都是“属地”政府的问题,再让“属地”政府解决不是天方夜谭吗。访民虽然有无理缠访、闹访违法聚集滋事的人,但更多的是冤屈的人,一棒子封死所有的通道,只让他们就地信访,这能使访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即使规定省政府官员每人都拿出一天接待信访,可能够接待几位访民。

    我理解国家下一步要加大法治建设力度,逐步减少和最终杜绝信访这一人治顽疾,但在县级没有司法程序解决信访问题的前提下,一刀切下来最终矛盾集聚在县以下终不是出路。“两办”下文不受理越级上访和涉法涉诉信访,其用意是希望走依法治国的轨道,而且下一步国家信访局有可能合并到司法部,彰显法治信访端倪,但我们的国情还有传统的信访惯性目前还不具备这种操作空间。应先疏后堵,先建后管,只有待司法相对独立成熟了,信访这一特色群体才会自然逐步消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