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对我市二十三届省运会筹备情况特别视察的报告

(2014-01-23 22:25:25)
标签:

二十三届

省运会

体育盛会

孔孟之乡

体育

分类: 说写公文

          关于对我市二十三届省运会筹备情况特别视察的报告    

                             20131223日)

 

    根据年度工作要点,我们20131211日,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市第23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情况进行了特别视察。视察组先后视察了梁山县、任城区、太白湖新区场馆建设情况,听取了市体育局关于23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情况介绍,并特邀市宣传、公安、财政、综合执法、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一起参加了座谈会,就赛事筹备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省运会筹备工作情况

自我市成功申办23届省运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科学规划,坚持以承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为目标,围绕办赛、参赛两条主线,突出场馆建设、赛会筹备、备战参赛三项重点工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周密组织,精心运筹,目前整体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始终把推进第23届省运会的筹备情况特别是场馆建设作为履行职能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特别视察的监督作用,自去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三次特别视察。201282122日,分别对场馆已经开工建设的邹城、济宁高新区、北湖新区、微山县、嘉祥县、兖州市、汶上县、任城区和未开工建设的4个县市区开展了视察进行了评议打分,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有力地推动了场馆建设全面启动。2013428日,针对第一次视察存在的问题,又对市中区、微山县、嘉祥县、金乡县、曲阜市、汶上县、梁山县等县市区场馆建设进展情况开展了第二次视察,进行了评议打分,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提出了意见,为在年内全面完成场馆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

    在前两次开展场馆建设特别视察的基础上,针对赛事筹备、筹委会运行、部门联动保障配合及个别场馆建设滞后等问题,又开展了第三次特别视察,并分别对目前场馆建设和筹备工作进行了评比打分。委员们一致认为,省运会整个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基本保证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一是场馆建设速度加快根据23届省运会总体项目布局,我市共启动了27个体育场馆的新建和升级改造。其中新建场馆22个,升级改造场馆5个,共有16个县市区和市直单位承担场馆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大多数在建场馆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和设施设备安装,体育工艺、体育装备的施工同步推进、全面展开,已有6个场馆(鱼台沙滩排球场、汶上体育中心、全民健身广场、水上基地、曲阜一中足球场、兖矿游泳馆)达到比赛运营状态,其余大多数场馆将在今年年底前后进入工程收尾阶段,明年3月底前,大多数场馆可完成综合调试,届时各个场馆将以良好的运行状态迎接省运会的各项预赛。

    二是参赛备战加紧推进由于历史欠账,多年来我市竞技体育水平一直徘徊在全省中下游的位置上,三分之二的项目缺项,在省运会设置的26个大项中,我市的球类、自行车、体操、击剑、水上等项目一直是空白。济南、青岛、淄博、烟台等体育基础较好的市,不仅所有项目都正常开设,而且参训队员多达两三千人。面对不利形势和严峻局面,市政府要求坚持从基础抓起,从零开始,没有项目上项目,没有队伍组队伍,缺少教练聘教练,没有场地租场地,没有器材买器材,市财政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确保运动员的训练生活条件目前,全市近千名有潜质的学生选拔到了运动队从外地引进、交流了500余名运动员,在济宁落户注册、参加训练,使全市运动员增加到2000多人。从参加省年度锦标赛的情况看,我市总分第5名,金牌第7名,与先进市的成绩差距逐步缩小。

    三是筹备工作进展顺利。(1组织机构陆续健全。20113月,成立了济宁市第23届省运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拉开了组织机构的基础框架;2012年初,组建了省运会先期筹办机构,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实行集中办公;2013年初,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进驻筹委会办公,坐镇指挥,统筹协调。20139月,启动了志愿者工作部和安保部、行政接待部。(2)开闭幕式工作进展顺利。按照新确定的“力求节俭、回归体育、群众参与”的理念和模式,经过多次座谈、审议,开闭幕式脚本细化完善工作基本完成,下步将做好审查、评审工作,启动招投标程序,筛选表演队伍,提前做好排练工作。(3)竞赛组织同步进行。制定了《23届省运会组织工作总体方案》和运行流程;制定了各比赛场馆运行方案、单项竞委会和运行团队工作方案,编制了26个大项、783个小项的预决赛赛程和器材配置方案。(4)赛事宣传逐步升温。制定并落实了省运会新闻和社会宣传工作方案,市级新闻媒体开设了迎省运专栏专题,公布了省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和主题口号,并在社会上进行了广泛宣传。(5)市场开发初见成效。组建了济宁体育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签约了1个合作伙伴、4个供应商;赴北京体博会现场签订代理商1个、赞助商4个,开创了省级综合性运动会赴体博会组织市场开发的先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两年多的积极努力,省运会各项筹备工作虽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场馆建设形势仍十分紧迫。特别是梁山、金乡由于工程建设起步晚,再加上建设单位对场馆建设的复杂性、特殊性考虑不细,造成整体进度落后于原定时间节点;有的县市区目前仍处于装修阶段。二是资金及时到位保障不足。由于部分县市区经济基础薄弱,在前期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拨付不及时的现象。另外也存在个别建设方后续资金垫付不到位等问题。三是全社会迎省运的氛围不够。包括城市交通、城市卫生、城市扬尘治理、城市文明和新闻宣传、市民参与等各方面,还没有形成办省运、迎省运、庆省运的热烈气氛。四是城市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仍存在着占道经营、渣土车无有效防护措施、出租车卫生差等诸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提高认识、抓好落实。五是赛事及后续运营管理准备不足。部分县市区对场馆赛事组织的计划、人员、演练还没到位;赛后运营和市场开发问题研究不足,考虑不到位。六是作为东道主,目前金牌运动员金牌教练员,完成保六争五的任务压力较大

      三、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1加强组委会队伍建设。承办第23届省运会,是济宁历史上首次承办的水平高、规模大、影响广的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是一次彰显孔孟之乡丰厚文化底蕴,展示圣地独特风采魅力,树立济宁良好形象的机遇,要充分认识办好省运会对济宁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筹委会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筹委会力量,要按照“强抽人抽强人”的原则,尽快从相关部门抽调得力人员常驻筹委会集中办公,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尽快形成强有力的指挥领导和组织保障体系。

   2、集中力量突破场馆建设。从现在起到明年三月的调试运营时间非常紧张。要进一步加大督导调度力 度,特别是对场馆建设进度严重落后于时间节点的县市区,要及时跟踪,密切关注,定期与其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沟通,督促其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优化推进措施,确保利用有限的时间把前期欠帐补上。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冬季施工,确保不因天气因素耽误工期,切实加快工程进度;各县市区要千方百计保障资金投入,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工期,对于财政确实困难的县市区,市财政要尽量给予倾斜和帮助;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绝不能因为赶工期而影响工程质量,特别是要注重冬季施工的工程技术问题。

    3、确保调试运营严格到位。省运会比赛需要业务精、素质高的管理和运行团队。从现在起,各县市区就要把场馆的运行团队和运营团队的组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有计划地选拔人员,搞好技术培训,尽快组织起赛事运行团队和赛后运营团队。对基本建好的场馆,要提前做好调试、运转;在建场馆要做好运营团队提前介入工作。加强场馆管理队伍、赛事运转管理队伍的培训,尽快建立场馆日常运营的长效管理机制,不仅确保比赛顺利进行,也为将来赛后场馆的运营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4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好比赛、安保、卫生、环境、交通、餐饮等工作实施方案和日程,分工明确,加强演练,确保万无一失。市宣传、公安、财政、综合执法、卫生、食品药品监督、教育、团委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尽快拿出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特别在驾驶员培训、饭店服务、渣土车辆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市民文明惯养成等方面,制定详细的监督检查和培训计划。发挥东道主优势,及早做好场地适应训练,积极向上对接沟通,争取省里政策支持。加大市场运作力度,积极推进市场开发,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和资源参与省运会筹备工作,形成共同参与省运会筹备的工作合力。要切实加大市场运作力度,积极推进市场开发,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和资源参与省运会筹备工作。

    5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办好省运会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责任、共同行动。宣传部门要细化宣传方案,强化宣传力度、深度和广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参与省运会筹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发挥和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电子屏、公交车体、宣传橱窗、手机信息等形式的宣传功能,拓宽宣传渠道,强化宣传效果。要赋予“当好东道主,办好省运会”实际内容和可操作措施,特别是在改善空气质量、美化市区环境、确保安全卫生等方面,要大力宣传号召“人人参与省运、人人服务省运、人人支持省运”的精神和先进事迹,深入开展“我为省运添光彩、省运有我更精彩”、“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热烈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展示济宁人民同心协力办好省运会的坚定信心,展示孔孟之乡对体育精神的执着追求,展现全市上下支持省运、期盼省运、参与省运的热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