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与小人
君子,即有生之年在物质和精神上,其“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为“顺差”;小人,即相反,为“逆差”。
记得萧伯纳对君子和小人的定义大致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生下来直到他成人工作有了收入之前,其养活的费用属于“借贷”,工作之后靠个人的劳动收入,不但慢慢地还上了“贷款”,而且还能积攒下养老所用的费用,则称其为君子;如果他不能通过生计活动偿还上“贷款”,更不要说有养老积蓄能力,便是小人。
这个定义乍一看,对于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似乎与我们现实中约定成俗的标准相去甚远,可仔细琢磨一下,不但有道理,而且还特别深奥。我们喜欢把人的生命比作蜡烛,不论燃烧多长时间总会熄灭。未成年人靠父母和社会福利养活,就是加工出来的一根蜡烛成品;能够自食其力挣钱养活自己,便是蜡烛被点燃,自己发光开始照亮世界。
君子讲其义。义者,义务、奉献,多出少进,或只出不进,与哥们义气含义截然。德为君子独有,心地善、脸皮薄、性格直、敢纳言、独谨慎。当他们到菜市场买菜,看到菜农树皮般的双手,再也没有力气多剥一层白菜帮;面对加官晋级两选一的局面,羞于启齿“我能”,甚至到手的“馅饼”真以为天上来的;爱打抱不平,多管“闲事”,特别是与人交流个个“剖胸见心”,好话“赖话”和盘托出,对“指鹿为马”者深恶痛绝;哪怕自己独处一个山上,一片林中生活,也会总觉得有众人“监督”,天地煌煌,道不可违,经纬道德须臾不可越雷池半步。每每当家人朋友抱怨其傻和提醒的时候,他却以“这是我做人的标准和人格所致”回敬。这样几十年下来,确实靠的是蜡烛自身的能量在发光,当然付出大于回收,“顺差”理所当然了。
小人讲其利。心地狠、脸皮厚、势利眼、性格贼、处事滑。对于违反规定的小商小贩,开口就是天价罚款,最后交了300元,实际只能罚50元,那250喝酒去,落了个“感恩戴德”、多谢“大人”手下留情;朋友酒店聚会完毕,借着酒劲对某大款说:“小弟在此还有两款账单一块帮忙结了吧”,如是同意,便大吹特吹“款哥”一番;若遭拒,则自嘲喝酒喝醉了哪敢添麻烦;敢于和当新到任的“一把手“对着干,而且要闹出动静,因为按规定年龄这个“一把手”只能干两年,自己却无望重用,等再来新的“一把手”又落个“受害者”的“主动”;至于性格贼、处事滑不必多说,大家凡是感觉到这个社会中,总有那么些“能人”且常常被指脊梁骨的,便是性格贼、处事滑的总代表了。可以看出,燃烧了一生的蜡烛,在其点燃和烧到半截,尤其是“风烛残年”的时候,往往是“拿、借、偷、抢”了很多别人的“油”,绝对“进口”大于“出口”,不是“逆差”才怪。
今天,对于君子和小人孰好孰坏,已经不好下结论了。君子者,想变成小人难;小人者,加入君子行列更难。发展趋势,君子将越来越少,小人则越来越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出口”实现平衡,等于一个人没了肠胃,那是不可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