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忙人”——词汇新解(2)
“大忙人”,即比平常较忙的人更忙的人。
本来,“大忙人”三个字不是词汇,但现在用的频率高了,而且还有特指,应该加入词汇行列吧。“大忙人”们如果是农民,忙在“三夏”、“三秋”季节,当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国泰民安;如是工人,忙在昼夜加班,供不应求,赶制产品,远销他方,百姓欢迎。
但有一种人,忙得比谁都忙,简称为“大忙人”,却忙在了“饭局”上。官职不高,权利不大者,忙的是绞尽脑汁,归类联想,“主动“为人民”服务”。临下班、临散会前,翻开手机,四处联络:“你说的那个事已经差不多了,今天中午带两个朋友一起见个面,等你的信息”。此时,家人打来电话问其是否回家吃饭,答道:“晚上好几个朋友请吃饭不回去了”。没过多久,大概是朋友的信息过来委婉拒绝了“饭局”。既然这样,宁可自己出去地摊花钱吃饭也不回家,因为要对得起“众人捧月”的“大忙人。
当然,很多人大大小小都握有寻租的权利,那些重量级人物真的感觉“饭局”成了负担,对于某人的邀请一定问个仔细,谁做东,都谁参加,一边斟酌该不该去,是主角还是配角,以便心中有数,面的出现“鸿门宴”、“甘坐蜡”等等。他们的忙,主要忙在“动脑”推拖上,去了能让对方感觉“情分”给足,不去也让“东家”满意。一般来说,有求于自己办“真事”的,不做到“三顾茅庐”是不出山的。
不论自找“饭局”,还是已经把“饭局”看作负担者,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朋友同事那里总显示出“大忙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下午两点的会议,“大忙人”们迟到后,第一句解释的话便是:“今天中午好几拨,还有谁谁‘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主持会议者不但不生气批评,还说:“那今天晚上你就安排吧”。其实,这位“大忙人”今天并非忙,而是在会议室外面看着表专门迟到,以示这“荣誉”称号。
有的人忙,是百姓之福;有些人忙,则是社会之害。老子的思想和观点,至今甚至比当时更有意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012.1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