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声不一样的“老公”

(2012-07-12 21:43:49)
标签:

老公

异样

周庄

外孙

杂谈

分类: 诗文外孙

              一声不一样的“老公”

 

    前几天晚上,我接过电话后,那头便传来了:“你就是我的‘老公’,我也有‘老公’了”。好呀,很愿意做你的“老公”,今后就是你的“赵公元帅”了。我在电话这边答道。

    能称呼“老公”者绝非一般人。是的,肯定不是外人——外孙周庄。

    在我接电话之前,夫人已经和女儿、外孙电聊有时,只是我边看电视便“窃听”她们的交流:“啊,周庄,我是你的外婆,不是你的外公,更不能做你的‘老公’,你外公在看电视”。夫人和外孙对话道。“听话听音”,周庄是在找“老公”、外公或者想称呼夫人“老公”可否。

    后来,女儿电话非常开心地笑着告诉我:“周庄开始调皮捣蛋了,今天他对我说‘你有老公,我也有老公了,还是两个’;问他是谁,回答‘姥爷和姥姥’。随后,夫人和女儿她娘俩通电话,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天下大人都看着自己的孩子好。

    小孩听话,大人省事。周庄自从来到这个世界,给大人们的第一感觉到的是“乖”。出生快一个多月,隔壁邻居见面忽问:“不是有外孙了吗,怎么没在家住呀”?其实已经在家待了20多天了。好多次,我们开始都在客厅看电视、聊天玩,一会不见周庄,想到其他房间看看,结果他自己已经爬到床上进入梦乡了。平时,除了饿了“吭吭”两声,或者后来会走不注意摔一跤有几个“金豆子”落下外,总是像那些演员或主持人面带“专业微笑”,外号——“小甜脸”。总能听到邻居街坊经常调侃:“这样省心的孩子多要几个也不挠心”。

    小孩“嘴甜”,大人“沾光”。周庄“嘴甜”比较有名。自会说话后,外出逢人必“打招呼”,尤其对那些中老年人朋友,总是爷爷、奶奶不离口,叔叔、阿姨“飞吻”走。去年“国庆”我休假去北京照看他一个月,偌大个小区,居民“如蚁”,生疏加“北京人”优越,使我难以接近他们。周庄则成了“形象大使”,哪怕跑步赶点上班的,也都蹲下来拍拍他,对我也是:“周庄的姥爷OK”!有一次,接他幼儿园回家坐公交车,上去之后对一位就坐的老人“爷爷好”,接着便“学雷锋”让坐了;邻坐一位“被感动”,也让我坐下好照顾孩子。真是有礼坐遍天下。

   小孩有礼,大人放心。记得周庄一岁左右时,女儿说她两个同学要带孩子家来玩,我第一反应就是要多准备一些好吃的和好玩的玩具,因为少的话往往会发生“战争”,尤其是“东道主”周庄。没想到他们玩的非常和谐,是为了显示“东家”的“风格”,还是想展示自己的“富有”,周庄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玩的都拱手相让,随之便是开心一笑。今年“五一”期间,陪他到广场玩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跑步机滑梯”(至今不知道学名),看到小朋友拥挤争抢,且有不少“大朋友”,他便说:“咱们一起排队玩好吗”。几个家长只是夸奖周庄懂事,但并没有制止或者批评自己的孩子。等周庄正玩时,又一小朋友在一边哭闹(只能一个人玩),周庄便停下便说:“哥哥,你先玩吧”。当这位小朋友上去还没有开始玩,“你真没礼貌,在家怎么给你说的,欠揍”!我正在说“没事,小孩们在一块就是热闹,愿意争抢”。啪!话还没说完,巴掌上去了。看样子,一定是妈妈,但也一定不是合格的妈妈。

    说“老公”呢,怎么一夸外孙就刹不住车了。

    老公,是时下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如再加一个“公”,便是我们这里妻子对丈夫父亲的称呼;当然,还有对年长男性的称谓,土地公公,太阳公公等,都是一种尊称。就连大家恶心不愿意提及的太监,自明朝开始,因最能接近皇帝,权势极大,最了解皇帝的心思,在朝百官为官也要高看三分,尊称以公公。也许,人们为了切割历史上这段宦官制度,在“公公”前面一定要加上定语:老公、老公公,外公等。

    作为孩子的外孙,当然不懂这些,只是感觉妈妈有老公,他又有个和“老公”沾边的外公,感觉好奇、好玩的天真满足感罢了。恰恰就是这种“天真”,才称其为孩子,哪怕你七老八十,之多称其为“像孩子”或者“老小孩”。反之,大人因为没有了“天真”,故称其为大人,也就没有了“天真”的可爱、欢乐、自由,填充的则是责任、城府、烦恼。

   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因为“天真”在。长大后,之所以有的变得更好了,有的变得不好甚至坏了,但都不如小的时候可爱,这是事实。原因是大人和环境的影响。当然,可爱不可爱,绝非区分一个人的道德能力的标准,相反,可爱之人不一定成功,尔虞奸诈之人往往得势。别看刚才我把外孙周庄给猛夸一通,其实,我很希望他在受到其他孩子攻击时,勇敢顽强反戈一击;内心有了委屈发脾气时,把茶几上的茶壶扔掉、茶碗摔碎;面对家长、老师敢于讲点歪理,应与其骄横一些甚至“骂人”,就像在沙场上,将军希望士兵“不讲理”的勇敢一样。

    不是吗,当今,将来更是:学习、就业、工作、事业,远比沙场更艰难危险,只是没有刀枪。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有力反驳唯物主义的观点,究竟能站住多大脚,不敢妄下结论。但千百年来,人们都这说,也很认可,至少说明一个孩子,如果遗传基因中没有一粒种子,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那将来一定不会开花结果的。照此说,外孙的基因中也一定有我的遗传基因,每每想到这,便生一种惊恐和后怕,因为纵观几十年来自己的性格和建树,严重一点是“一塌糊涂”,客观一点是“事倍功半”,尽管这种基因是女儿遗传给了他。

    说的有点悲观了。其实,孩子如指纹,一人一个样;将来像梦幻,谁都难把握。别说我在这“杞人忧天”了。当然,平时还是经常想他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但只有憧憬,难有答案。非要肺腑之言,愿周庄——永远就这样,别长大,存天真,保童颜,永快乐!

    一声不一样的“老公”,换得外公一篇文章,另加一句心里话。值了,周庄,不信等你大了看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喝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