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谦益学本领 |
暑假钢琴课停了两个月,哎,没有想到停下的不止是进度,还停下了学琴的状态。
学琴是个苦差事,谦益已经质问我们:“我为什么要学弹钢琴?”,再到谦益弹琴N分钟后,便自主的去刷牙、洗澡、钻被窝,美其名曰:“我累了,要睡觉了”。从他的疑问到他的行为,已经告诉我们:“学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我也反思了一下,发现了谦益在妈妈督促练琴与爸爸督促练琴的时候,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
1、与妈妈一起练琴的状态----轻松、愉快
我陪谦益练琴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气氛都很和谐。因为我是乐盲,谦益乐于给我表演。之后还会娇娇地问我一句:“妈妈,我弹得好听吗?”
我的出发点是:熟能生巧,孩子安静的投入做事情,弹了几十分钟,哪怕有错误,没关系啦。他会自我飞跃瓶颈障碍的,等到曹老师上课时,会帮孩子纠正的。
让孩子心平气和的演奏,不抵触弹琴,不正是我们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初衷吗?
但我这样教育,未必孩子能养成好习惯,会有很多的错误,为他今后学习留下隐患。不及时的改正自己的错误,会原地踏步的继续犯错误。
2、与爸爸一起练琴的状态-----紧张、争执
爸爸陪谦益弹琴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气氛不和谐。不和谐来自于爸爸的“斤斤计较”,爸爸懂音乐,能辅导谦益。每次陪练的时候,都能明确指出孩子哪个音弹得不对,节奏又忽快忽慢了。眼里不揉沙子的爸爸,在检查谦益弹琴的时候,谦益有着明显的挫败感与急躁情绪,一时改不过来指法的谦益开始闹情绪、抵抗、与父亲争执。慢慢的,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子。
爸爸评价谦益:看着他练琴我就生气,因为他不是笨,不会弹,而是态度不认真。总是采取耍赖的态度对付我!
谦益在家抽风的时候,只要对他说:“练琴去!“他就立刻乖得像小猫咪,悄悄地默不出声,躲起来。
可是,爸爸这么辅导没有错呀,严师出高徒嘛。谦益有一个懂音乐的父亲,不正好帮他指导吗?爸爸每次都练习一遍谦益学习的钢琴曲,做到心中有数。(爸爸为了谦益初学钢琴,但是有着多年弹吉经验的他,指导谦益的音准与节奏还是没问题的。)
每天都会出现练琴的故事,我也纠结,强制练琴对孩子的利大还是弊大?温柔的鼓励还是严格的教育,哪种方法更适用于孩子?两者相结合肯定是好的,但未必造成父母两个标准,孩子能否健康发展。我想放手,让爸爸负责谦益的学琴,但是,就目前的状态来看,我怕谦益从此拒绝练琴。如果我负责谦益弹琴,没有有效的指导,会不会事倍功半?
前一篇:《学习折纸飞机,放飞欢乐》
后一篇:小议:儿子说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