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京鱼嘴湿地公园
标签:
旅游文化 |
今天上午,我从南京地铁2号线最后一个站点“鱼嘴”下来后,从8号门出,直向前走,不久便到“南京鱼嘴湿地公园”的大门了。
进门后,沿右侧大路步行,穿过一片广场,我便见到鱼嘴的地标性建筑“大胜关灯塔”。这是立在长江边上的一个航标,高耸直立的红白相间的圆柱体,顶部是一盏戴红头盔的灯罩,周边围栏。越走近越是感觉到她的高大威武。她的最美时刻应该是夕阳西下,晚霞烧红了西边天空的时候。在那样的背景之上,有这样一个灯塔站立,不正如仙人指路吗?可惜,我没有在傍晚光临。当然,她的真正作用,是在漆黑的夜里为江里的点点船只指引航向。
我特把此刻见到的灯塔及南北景色录了一段视频。
(摘自网上)
我走到她的身后,那是滚滚向东南流去的浩瀚长江,望西南,一眼看两桥,近一点是斜拉桥,现在叫大胜关长江大桥,也就是原来的三桥,远一点是沪宁高速上的蓝色钢铁大桥。沿着江水流动的方向,渐渐向东向南看,隐隐约约又看到一座大桥,那是连接浦口与江心洲的江心洲大桥,同时看到市区与江心洲之间的夹江。也就是说,现在我的对面是浦口,是长江,并不是江心洲,也不是夹江。江心洲,我在两个月前特地经夹江大桥去了一趟。
我站在灯塔的阴凉处又录了长江及江桥的视频。随后,把两段视频连起来,发到快手和抖音,并转发至微信,让更多的人感受这美好的时刻。
据介绍我脚下的鱼嘴湿地公园,是位于三条水体长江、夹江、秦淮河的交汇点上,那么秦淮河呢?
且慢,我得下江堤,可惜的是,江边的长长的栈桥只能看,不让走。我沿着栈桥所示的方向,到达北边的一大片芦苇荡,只见密密的苇叶,碧绿一片,随风摇曳,深不可测,临江,林木森森。
重回灯塔下的江边,向东走,我在寻找秦淮河。我发现密密的草丛里隐含着一汪清水,这水的上游在哪里?溯源而上岸,一片辽阔的绿地,在绿地西侧边缘一丛丛小花,红的黄的白的,开得正艳。我忙走过去拍了两段视频,竟到了河岸。这河正是刚才看到的一汪清水延伸过来的。一头连着长江,不是秦淮河是什么?我沿着河岸向南走,一座斜拉桥出现了,正是秦淮河上的“天后大桥”。
我在下关大桥看过秦淮河流入长江,那里有一座闸。当时我写道:“从下关大桥西侧下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汊河河口闸上三个矗立的机械臂,接下去看到的是两组低矮的横跨于外秦淮河上的水平弧形闸,数不尽的平列闸门已经打开,河水如千军万马正嘶嘶向下涌去,下游跳动着两大片白色浪花。”这里的秦淮河流入长江,同样也有一座闸,只是还要向上走好远,我就没有必要去了。想象中,必有嘶嘶的河水向下流,直到长江,直到大海。
所谓“鱼嘴”,是对这一段湿地的形象比喻。是长江、夹江、秦淮河三条河流交汇,才成就了鱼嘴湿地公园。
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历来是成就事业的三大因素。我以为,在“天时”和“人和”都相同的情况下,“地利”便是决定性的因素。上海、广州,为什么繁荣,因为地处长江、珠江的入海口。南京成为六朝古都,之后南唐、明朝、太平天国、民国相继在此立国,为什么?自然是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分不开的。地理位置何其重要!
离开鱼嘴,回头再望一眼公园入口处,我仍乘地铁2号线返回。
上午步行14764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