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点滴

标签:
旅游文化 |
今天上午我乘550公交到江北去。乘客不多,我坐在最前面。车过南京长江大桥时,我不由得用手机录下车过大桥的视频。多次乘火车经过大桥,虽然也是过江,但根本看不到大桥上面的景象。乘公交过南京长江大桥,我还是第一次。速度并不慢,但司机开得很平稳。宽阔的引桥桥面连同一杆杆玉兰花灯柱很有秩序地向后退去,一会就见到打着时代烙印的工农兵学商的雕塑和顶端矗立着三面红旗的桥头堡。接着汽车进入正桥,两边的江水浩瀚无边,四车道上的车辆一辆接一辆地川流不息。人行道上现已没有行人通过,取而代之的是来来往往的摩托大军。
到江北了,公交经过好几个站头,我在终点冯泰路南站下车。
在路的北侧是一座没有名字的小山。我走过前面的广场,兴致勃勃来了个“登山运动”。宽大的石级上方是一长排开小白花的藤箩架,芳香浓郁。藤箩架的两侧绕着山体呈弧形排列着两组白色门框。我从白色门框钻进去,到达山腰,见到一处精心设计的花台,绿树丛中到处是艳丽的蔷薇花,或红或白,如果过了蔷薇开花的季节,花台上自有毛鹃、海桐、紫薇花开,总之花开四季。而永不凋谢的是几块看似随意摆放的泰山石,优美的波浪形的黑白相间的线条永远是那样的潇洒。我很快爬到山顶。山顶竟是一块周边围上栅栏的平整的绿地,小鸟立在正中冲着我鸣叫,人来鸟不惊。
站在山顶,我看到大桥北路上方的高架桥就从山的西侧经过,而在山的南方,是比我脚下更高的山。那叫什么山?怀着好奇心,我下山去了。
要到那座山,得先从大桥北路的半地下通道经过。何为半地下通道?最高一层是大桥北路的高架路,地面一层是一般汽车行驶的道路,地下一层是行人、电动车、摩托车经过的。我就从最下一层走,紧紧靠在一起的两道高架桥下方的弧形底和立柱,形成一个个券门,我仿佛行走在俄罗斯冬宫的长廊里。
南边的山到了,从百度地图上查得名称,叫“宝塔山”,又问当地的两位老者,也称之“宝塔山”。我站在山下的广场上拍得山体的两张照片,那是根本没法爬的啊!关于这座山还有两个典故,一是“桃叶渡”,二是“三扇门”。在秦淮河畔有个“桃叶渡”,怎么这里又有“桃叶渡”?究竟哪个真哪个假?据记载,桃叶渡,古渡名,在宝塔山东南原古长江边。宝塔山,初名桃叶山。《重修江宁府志》云:“古建康北江之洲,其形甚长,殆可百里,故北来之兵自大岘至江不能径渡,南岸必西上历阳至采石方得过江。惟陈之亡,韩擒虎、贺若弼既破陈矣。晋王广乃自六合镇桃叶渡乘陈船而渡,盖渡至洲上又有陈船相接,故可至南岸,桃叶渡由此而名。”明景泰中,沈愚作《过桃叶渡》诗:“江花含笑欲争春,江水笼烟柳色新。商女停舟唱桃叶,东风愁杀渡江人。”可见,秦淮河王献之桃叶渡之说,不可信。历史上,往往传得最多最广的,是假的,一是权力使然,二是桃色新闻总为人们津津乐道。“三扇门”是个传说故事。
宝塔山下还有一条铁路叫“梅桂营线”。
在江北我逗留时间最多的一个地方是弘阳广场。我是从路西的弘阳小镇经地下通道进入弘阳广场的。
诺大的弘阳广场,是一座综合设施,首先,它是一个娱乐天地,重重“山峦”之中隐藏着“未来世界”,未来世界的东面有摩天轮,南面有欢乐小镇。其次,它是一个商业设施,北边临街为弘阳广场A馆,南边临街为弘阳广场B馆,另外还有法国风情街。在弘阳广场,如杂志社、BOLON、必胜客、喜茶、伊兹铁板烧、周大福、小罐茶、GG&CC、POP MART、鹿岛会员店等等,都能找到。
上午时间玩得差不多了,我到马路对面仍乘550路公交返回。
上午步行14439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