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种牢骚发不得》

(2010-11-27 14:40:28)
标签:

杂谈

       从宝宝降临妈妈肚子那天起,妈妈就对宝宝充满了无限疼爱。然而当宝宝出生后,换尿布、宝宝啼哭……一系列繁琐的事情往往把妈妈弄得筋疲力尽,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妈妈也或多或少会对宝宝出言不逊。然而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在宝宝心中却可能留下深深的伤痕,所以妈妈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在日程生活中,妈妈要避免以下六种最常见的牢骚:

       一、否定宝宝人格

       “烦!”

       妈妈正在做家务或手上有活的时候,宝宝还是缠着不放,妈妈会不耐烦地说:“烦死了,自己去玩。”妈妈可能没没在意,宝宝却“哇”地一声哭出来了。

       “笨蛋!”“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也不会。”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自己觉得很简单的东西宝宝应该也要会,否则就“笨”。

      如果宝宝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需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

       二、影响小孩对妈妈的信赖 

       “我才不要你!”

       有时妈妈故意要宝宝手上的东西,可宝宝不愿意给,过一会宝宝要妈妈抱,妈妈就故作生气地说“我才不要你呢。”如果经常这样,宝宝会很伤心。

       “把你送给别人!”“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别人做儿子。”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为什么不爱他(她)。

       宝宝有时候是需要小小的惩罚纠正不良习惯或错误,但妈妈的惩罚不能让宝宝队妈妈是否爱自己产生怀疑,只要让宝宝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就可以了。

       三、与兄弟姐妹、同龄朋友进行比较

       “某某都会,你怎么就不会!”

       宝宝是妈妈的希望,也是妈妈的荣耀。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宝宝比别人强,所以遇到宝宝比别人差,经常队宝宝出气:“你和别人一样大,为什么别人会,你怎么就不会。好好跟别人学学,不要老想着玩。”

       掌握孩子的个性与特点,并非别人会的东西,宝宝就一定要会,根据宝宝的特点培养他的能力。

       四、吓唬宝宝,导致他不安

       “叫医生来打针!”“宝宝再不听话就叫医生来打针。”“快躲到妈妈这里来,医生打针来了。”无论是责怪宝宝还是和宝宝玩,妈妈让宝宝听话的厉害办法就是医生打针,因为所有的宝宝都怕打针时的痛苦。妈妈经常用这种方法教育宝宝,必然使他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告诉老师!”宝宝对老师很尊重,更不敢像对妈妈一样对老师撒娇。妈妈喜欢利用宝宝这一害怕心理对宝宝施压,出口就说: “不好好看书明天告诉你的老师,看他(她)倒时候怎么惩罚你。”

      宝宝做错事情,妈妈应及时帮助他纠正,并对纠错行为表示赞赏。

     

 五、不顾小孩的能力,过分要求

 “快一点!”“动作快一点,妈妈还要上班呢。”其实宝宝动作慢不是他的错,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快,也不知道怎样快,最关键的是平时妈妈的教导,怎样让宝宝有一个时间观念。

 “再做好一点!” 在宝宝眼里,他的作品可能已经做得最完美,可是在妈妈眼里,还是没有达到要求,所以宝宝做什么事情妈妈都希望再做好一点,而没有顾及宝宝的心情。

 妈妈用时间去了解宝宝的能力,让宝宝做之前,把事情与宝宝的能力进行对照,如果宝宝能做而不做,妈妈应进行劝导;如果超出宝宝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勉强,小心适得其反。

六、不顾宝宝需求下命令

“不准!”“不准吃饭时说话。”“不准抱着玩具睡觉”……太多的“不准”容易限制宝宝个性的发展。也许同样的问题换个方式解决,可以达到更好的 效果。

“马上停止!”“哭,还哭,马上给我停止。”“叫你不要玩电脑,还要玩,马上停止,睡觉去。”妈妈烦了,就希望宝宝立即能够达到自己的意愿,这时往往出言 比较凶,有的妈妈甚至拼命用手拉开宝宝的手,导致宝宝认为妈妈野蛮。

 妈妈须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宝宝,转移宝宝的视线或爱好,给宝宝一个调整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