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保健养生法——海水浴

标签:
中国海水浴养生法海水温度中医网杂谈 |
分类: 中医养生 |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钾、硫化镁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有益于皮肤病的防治。实践表明,海水浴对过敏性皮炎、日光皮炎、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痱子等皮肤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在海水浴的过程中,由于海水的浮力和静水压力,可以起到按摩、消肿、止痛的功效,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并使血管舒张,起到降压作用。因此,海水浴对人体大有裨益!现在中国中医就为你讲讲:沐浴保健养生法——海水浴,大家来听听吧。
海水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温度作用是海水的基本作用,海水温度与体温差异愈大,对机体的刺激作用越强,机体各期反应过程同冷水浴,经常海水浴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增加对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其次是化学作用,海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能附着于皮肤或通过皮肤进人体内,作为酶、激素、维生素,核酸的成分,在机体内产生重要作用;再次是机械作用,包括海水的浮力、静水压力和水流的冲击作用等。
海水浴的主要方法是游泳锻炼和浸浴,前者适应于身体健康、体质较好者。浸浴又根据体质分为半身浸浴法、浅水站立法、浅水坐浴法几种。一般开始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逐渐延长时间,健康锻炼者可延长至60-90分钟,以不觉十分疲劳为度。亦可采用间歇浴法,海水浴20分钟,日光浴海风浴20分钟,以此反复2-3次,可每日或隔日1次,最好选大气温较高的季节进行(海水温度20℃以上,风速每秒钟在4m以下)。
注意浴前要充分活动肢体,入水时先在浅水中冲洗身体,适应后再进入深水区,初次入浴时间不宜太长,要防止阳光长时间曝晒,以免皮肤晒伤;空腹或餐后不宜立即进行海水浴;身体过度虚弱、Ⅱ、Ⅲ期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心衰、肝硬化、肾炎、妇女经期、癔病、癫痈及各种精神病等也不宜。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网http://zy.china.com.cn/zyts/zyys/yszt/6475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