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是传统的腊八节,杭城多个社区、寺院以及药膳馆向广大杭州市民送上热腾腾的腊八粥。同时,中医认为,各种人群在喝腊八粥时有区分,不可同日而语。

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远古时代,“腊”是一种祭礼。在商代,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神灵。其中以冬祀的规模最大,又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日”。到了南北朝时,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在“腊八节”喝腊八粥,以祈求来年谷物丰收、健康祥和。
民间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足见人们对于寒冷腊八时节的感受。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这一阶段养生的关键是“养肾防寒”。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粥更能促进营养吸收,达到养胃养生的目的。
不同人群喝腊八粥应有所区分,才能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目的。
如老年人,在制作腊八粥时应该以燕麦、荞麦等粗粮为首选。中青年人对能量要求高,在腊八粥中不妨多放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类,也可适当多放些栗子、莲子等既富含淀粉又有一定保健作用的坚果。女性可以在腊八粥中多加些红枣、枸杞等补气补血的食材。
此外,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能量的需求很高,因此他们的腊八粥所选原料尽可能丰富一些。肠胃功能不是很好的市民,尽可能把粥熬得稍稠些,因为稀的食品容易使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肠胃引起疼痛。而糖尿病患者以及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则切忌在腊八粥中放过多的糖。
中国中医网温馨提醒:每个人的体质、特征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喝的腊八粥。
中国中医网:http://zy.china.com.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