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知识变成一种固执

(2025-11-12 11:52:18)
标签:

杂谈

  ——写给母亲,也写给渐渐变得像她的自己

  我常有一种错觉:文化层次越高的老人,越是不容易听从子女的安排和建议;反而文化程度一般的老人,往往更容易接受子女的意见。也许这只是错觉,但却是我生活中真实的观察。

  我母亲是一位大学教授,年轻时思维严谨、逻辑清晰,凡事讲求依据与道理。可她老了,却成了一个很难照顾的人。她对生活细节的要求精确得几乎苛刻,仿佛一旦偏离,就会破坏她内心的秩序。

  上次她想吃沈大成的黑洋沙汤团和白菜猪肉饺子,我费了不少功夫去买,却因为味道或包装略有不同,让她极不满意。最近她又要我帮她买一条单人电热毯——看似简单的任务,却让我一拖再拖,不敢轻易下单。

  她的要求细致得让我有些无措:要老品牌,要安全,要颜色灰或咖啡色,要电源线在右侧,要操作方式与原来的一模一样。可我找遍网络,都找不到能完全符合的。客服告诉我可以把电热毯翻过来放,这样插线就在右边了。但母亲坚决不肯,说电热毯不能翻。她的语气那样笃定,仿佛所有理性的解释在那一刻都失了效。

  我想,这或许正是“知识的另一面”。年轻时,知识让她有判断力、有权威感、有自信;但当岁月老去,这份自信慢慢变成了一种“确定的需要”——她不再相信别人替她判断的世界,只相信自己曾经熟悉的那一套。

  对她来说,一条电热毯、一口平底锅、一盘汤团,都不只是生活用品,而是记忆、秩序、掌控感的延伸。她通过这些细节,与时间抗衡,也在无声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而我呢?站在她身边,只能在一次次试图“满足”又屡屡“失败”的过程中,学会理解与接受。母亲的固执,其实是一种深藏的恐惧——对陌生的拒绝,对老去的抵抗。

  也许,每一个老去的知识分子,心里都住着一个“不肯妥协的自我”;而每一个中年的子女,都在学着用温柔去包容那份固执。

  后记:

  当知识变成一种固执,我们看到的不是顽固,而是一种对确定世界的执念。人越老,越害怕变化;知识越深,越难轻易放下判断。我们终将明白——理解一个人的固执,其实是理解他一生信念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