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军上校眼里的志愿军形象令人震撼

标签:
情感 |
分类: 随笔 |

秋季反攻之前,中国军队对于我们与联合国其他军队,采取了类似歼灭中国前政府军的手段――“分割包围,逐一消灭”。但是,中国前政府军,无论是能力还是装备,都不可能与我们来比较。我们的一个步兵团遣出,会有约1个联队的战术空军、100―300门的远程精确打击火炮的协同支援,大多数参战的美国军队都是来源于前次战争的“剩余产物”。而中国军队只有间断性的地面炮火支援,同时还必须躲避我们的空军打击。因此,中国在这个阶段采取的“包围战术”根本不可能实现,我们获得了秋季战役的前期短暂胜利。
在这次战争中,我们品尝了“耻辱”的味道。麦克阿瑟的确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但是,他把与日本人作战所获得的经验与见识,运用到中国人身上,这是极端错误的。日本军队不能与中国军队比较。前者是在一种近乎疯狂自杀的理念驱使下的作战,他们无所谓战术和装备,只要敢于自杀就可以。但后者则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战术价值而去拼杀,虽然他们的伤亡很大,但是,能够在极端落伍的装备下击溃一支完全进入“装甲合成化”理念的世界军队,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更加“荣耀”。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12年06期,作者:约翰·马丁,原题为:《美国上校眼中的志愿军:不怕死》
关于志愿军,我们理应大书特书,然而,竟有好多年不着一字了。那些中华的好儿女,那些中华的军事精英,那些中华的卫国军魂,差一点被人们遗忘了。
最近欣闻冯晓刚在拍《朝鲜战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