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刚刚报道说,“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被曝忙拍戏,几乎不上学。文章说——还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那个英勇救人的小英雄林浩吗?当年那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是一个15岁的小伙子了。成名后,林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导演向他抛出橄榄枝,他短短几年拍了多部影视剧。
林浩自称“尽量不耽误学习”,但金陵晚报 (微博)记者从《满山打鬼子》的导演徐耿口中听到了另外一个版本:“现在林浩几乎不上学了!”徐耿爆料,林浩有个“叔叔”,用林浩的名义成立了一个公司,专门负责帮林浩接戏,也帮他谈片酬,林浩现在的状态其实和职业演员差不多。那林浩演男一号,一部戏能挣多少钱呢?“和其他童星差不多,他一部戏的总片酬不超过20万吧!”对于林浩以拍戏为主、轻视乃至荒废学业的现状,徐耿导演表示出了一些担心:“我认为他这个年龄,还是应该以学业为主,把学习搞好了。他对演戏有兴趣,将来可以考个艺术学院学表演,再当职业演员不迟。现在过早地让他接触社会,拍戏挣钱,对孩子的成长未见得是好事。”
虽然应试教育是那么令人生厌,但基础知识的得来,那还是一个惟一的地方。林浩,这么小,就为了钱放弃了学习,实在可惜。但这不是他的责任,这个责任要他的父母来负,要那些导演来负。还有那个以他的名义成立了演出公司的叔叔,纯商业运作了。不那么像话。
然而,他不赚钱,他的家人又吃什么呢?靠他提高生活质量的家人怎么办呢?他们一家从汶川移居到成都,其个中困苦,当也不能少。趁着目前的热乎劲,先赚个盆满钵满,到老了,实在不行,上老年大学吧。倒也是个求实的方法。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长期在剧组里,好好跟编剧、导演、演员学习演戏,学习影视创作,直接在生产一线,也许会成为一个好演员,胜过在教室里苦逼式的算来算去。遭罪搭钱,到头来大学毕业仍要为求职奔跑,那还不如现在好好演戏,钱挣够了,去中戏北电进修一下。这样,也不失为上策。
然而,现实就是这个现实,认帐吧,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