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编辑们都是我们的老师,但人们认识事物是有差异的,这也包括编辑。所以,当你接到他们的退稿信时,也不要太在意。他们因为也是常人,所以,也常常说些二话。请看他们对下列名著所下的评语—— “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编辑:或许我头脑有些迟钝,但是我真的无法理解一位先生居然花费三十页的篇幅去描写入睡前在床上的辗转反侧。”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编辑:“先生,您把您的小说埋藏在一堆杂乱的细节之中,这些细节虽然描写得不错,但却纯属多余。”
艾米莉·狄金森:第一部诗集手稿
编辑:“在书的结尾,一切都被弄得支离破碎。无论是文字还是里面的思想都成了散落的发潮的碎片,就如同潮湿的火药粉末一般。”
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编辑:“我的上帝啊,我的上帝啊,我们可不能出版这本书,否则我们都得进监狱。”
福克纳:《圣殿》
编辑:“出版它毫无意义:美国大众的低级品位和同样低级品位的法国先锋派完全不契合。”
贝克特:《莫洛伊》
编辑:“故事没有结尾。无论是主人公的性格或者职业似乎都不能让故事的结尾显得合情合理。总之一句话,我觉得故事有头无尾。”
弗朗茨·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人间天堂》
编辑:“这个小姑娘似乎没有特殊的天分或者说情感,让这本书提上一个层次,而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好奇品。”
安妮·弗朗克:《安妮日记》
编辑:“应该给精神分析学家读读这本书,很可能已经这么做过了。小说里面包含一些优美的章节,但是它过于令人作呕,即使对于最开明的弗洛伊德学者来说也是如此……我请求将其埋葬一千年。”
纳博科夫:《洛丽塔》
编辑:“我真的无法理解这个人到底想干些什么。这是关于一群美国士兵在意大利的故事,他们互相换妻,找妓女,却没有任何有意思的事情。当然,作者也许是要表现自己的幽默感,可能还要来一点讽刺,但是他没有在任何知识层面上娱乐我们。他有两种手段,两种都是最糟糕的,反复、没完没了地使用……简直是乏味至极。”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编辑:“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有些无趣,对于科技行业的专业读者来说又太过肤浅。”
关于巴尔扎克
“
编辑:在他的小说里,无论是情节也好,人物也罢,没有任何东西能展现作者的想象力。巴尔扎克永远不会在法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关于艾米莉·勃朗特
编辑:“在《呼啸山庄》中,《简·爱》(她的姐姐夏洛蒂的作品)的缺点被放大了一千倍。仔细想想,唯一能给我们安慰的就是想到这本小说永远也不会畅销这一事实。”
关于托马斯·曼
编辑:《布登勃洛克一家》仅仅就是作者用毫无意义的风格描写毫无意义的人物的毫无意义的故事的两本厚书而已。”
我们要尊重编辑的评论,但是,也要学会冷静地分析他们的评论。大师们如果听信了如上二话,那么,他们早就完了。我不是大师,也不可能是大师。但在我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曾把一篇多年前被编辑说得一无是处的稿子,给了新来的一位编辑,结果稿子不但发了,而且还获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