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那个年代冰心为什么能《笑》出来?

(2013-10-17 06:47:46)
分类: 散文
在那个年代冰心为什么能《笑》出来?
在那个年代冰心为什么能《笑》出来?
在那个年代冰心为什么能《笑》出来?
        忽然想到冰心的《笑》,在烦的时候,在累的时候,回想这篇美文,是慰藉,也是一种自我拯救。
      冰心一生写过好多作品,但这一篇却并不特别被人关注。这可能与中国人爱的缺失有关,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沉浸于恨海之中,对于爱,并无多少热情,甚至也不大相信。
      可是,当我们恨不起的时候,当我们恨不动的时候,我们是多么想听一下安琪儿的亮翅子裁剪祥云的声音,然后,阳光如雨点一样密密地淋漓,然后,我们的目光穿过那些在风中飘舞的金丝线去看微笑着的花瓣或叶子。
     冰心,中国现当代鲜见的爱的圣者,她以一个女人的母性孜孜不倦地照亮我们这个欲说还休太多无奈的世界,让存活在其中的人们在不断为意志充电的同时,也享受光芒和热,并直起身来,右手搭在目光的上方,瞭望前面的据说还有的美丽。
      你看,她这样写——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誊,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我查了一下,这篇文章写于1921年1月。那个时候,按以往的说法,是风雨如晦的日子,“五四”运动刚刚被镇压下去,1月1日,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正式开学,1月4日——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旧的希望刚刚破灭,新的希望好像也只是一点星火。当时的中国人,准确地说,是在挣扎之中。

        天使一样的冰心,一手日月,一手鲜花,微笑着向人们走来,带来活着的美丽及对美丽的向往。有人说这是冰心的矫情,错了,她不需要。这从她当时的另一些批判的作品和晚年的现实主义创作来看,是一清二楚的。冰心在《笑》这篇作品里,说的是笑着活下去,让苟活变成生活。这和同一时间段鲁迅写出的《故乡》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的都是对希望和理想的追求。

     想想“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想想“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想想“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一旦想起来了,心里就别提有多么的暖意融融,那时,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就是微笑着面对这个世界,然后,快乐地生活下去。并且,学着孩子的天真,在坚韧不拔的努力中,期盼所有笑的故事发生,哪怕是在很远的遥远里面。当然,这不是傻笑,而是美丽的笑,是头上罩着七彩云的笑,是伴有天使的翅子翔云那种妙音的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