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广州市一位公安副局长因抑郁而自杀两天后,相邻的东莞市公安局“吴局长”于昨天下午4时被曝出了另一个身份——开发商。
新华网北京1月10日专电题:“吴局长”,你到底是公安局长还是开发商?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李建国 乌梦达
在广东东莞市东坑镇,一处原本计划建“公租社区”的工业用地上,却未批先建起一排公开招租的“商业铺”。其“开发商”信息栏上,填写的竟是一位当地公安局的“吴局长”。这让记者奇怪,公安局的“吴局长”的名字为何会占据着属于开发商的“地盘”?到底有多少官员与这个项目有关联?
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所公示信息,业主栏必须且只能标注的是开发商的名字。记者发现,面对质疑,当地政府官员给出的答案大多是“不清楚”、“等纪委调查”或是“吴局长”在替亲戚监工?即便如此,“吴局长”能不能监这个工?至于请“吴局长”监工又需要多少钱?网友认为,政府需要对此追清责任。
按着当地政府的说法,这个“公租社区”还是一个“赔钱”的民心工程。可眼见的事实是,这个位于临街繁华路段的“公租社区”与商业旺铺模样别无二样,一出租想不挣钱都难。记者认为,除了“吴局长”,政府更需要公开这个“民心工程”的全部投资业主信息,看看其中到底有哪些官员和官员的亲戚献了“爱心”。
最新的消息是,东莞市纪委已出动“三组人马”奔赴东坑镇了,但施工现场本该公示的开发商信息却不见了。记者想说的是,有关部门的举动“很重视”,回应也“很积极”。但调查结果必须真正落到实处,要给民心工程一个清白。
以上为新华网的报道。
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了。“不清楚”、“施工现场本该公示的开发商信息却不见了”的手法,又是做谜的样子。看上去也有点“抑郁”,再沉淀两天,或许也会有“经调查,吴局长无违纪行为”的诊断。
然而,公安局长怎么就变成了开发商呢?他是怎样成功摆脱“党政领导干部不得经商”那样铁的纪律的束缚而走进工地的呢?他投了多少资金?他哪来的资金?谁批的他的土地?谁把“公租社区”批给他改成“商业旺铺”?他将用什么样的爱心去开发这个“民心工程”?他将怎样在民心上一锹一锹地无情地铲土,最后所获利润还给那些眼巴巴地看着他的人民吗?
“施工现场本该公示的开发商信息却不见了”一切就都能不见了吗?
本月9日晚,武威市也传来恶耗,该市凉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万雄在该院办公楼六楼跳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系自杀,目前自杀原因正在调查中。虽说的挺严肃,但下面的内容也给结论画出了轮廓——“为人随和,性格开朗,属于既有能力又有学历的领导,在该院口碑很好。”这么优秀的一个人,为什么偏要选择自杀?“性格开朗”的这一笔,怕是不好在后来“诊”出“抑郁症”的。但也不好说,看到那时的心情了。
变“魔术”虽有术,但也有限。因为既使百姓不能说什么不好说什么不敢说什么,但上级呢?上级可不是天天看爱魔术玩的。骗百姓,是给百姓脸,骗中央,那就是不要脑袋的大胆狂徒!
看看东莞吧,怎样把那个连名字也没点出来的“吴局长”最后变成查无此人的“无局长”,到时也让魔术圣手刘谦自叹弗如地叹上那么几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