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贼船》才发现话剧还活着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话剧没死,话剧还活着,还活得好好的呢。什么死了?是我们传统的创作方法,是我们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方法。话剧如果成了机关报的头版头条,只要宣传口号不要艺术规律,那么,话剧只能去死。上海、北京的话剧所以一直能活得好些,因为艺术一直在舞台上。
《上了贼船》证明,话剧必须是生活的、批判的、娱乐的、哥们的。话剧必须不是观念的、唱诗的、训人的、大爷的。麻花剧团是民间的,没有官气,因而创作上多充满民气。因此,我们人民喜欢他们。
看来问题不在剧种,而在剧目。中国文学史,每一次文学的衰败,都是衰在宫廷的“鸟笼”里,而每一次复活,都是民间文学的大义相救。如六朝民歌救了被宫廷害死的汉赋,转而有了魏晋诗文;民间小调救了宫廷害死的唐诗,转而有了宋词;街头巷里的小品,救了被宫廷害死的宋词,转而有了元曲,而流行于百姓中的评书救了被宫廷害死的元曲,转而有了明清小说……几成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