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红楼梦》诗歌谜底
君臣“唱和”《全唐诗》
有人统计过,《红楼梦》里共有81首诗歌(其中五绝4首,七绝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乐府一首,歌行2首)词:18首;曲:18首;赋:1篇;歌:3首;谚:1首;偈:4篇;谣:1首;赞文:1篇;诔文:1篇;灯谜诗:13首;诗谜:11首;曲谜:1首;酒令:16首;骈文:1篇。
诗词曲赋是《红楼梦》中的精华之一,每当我们读这部世间奇书时,都要为曹雪芹无与伦比的诗歌艺术所惊叹。《红楼梦》中的诗,特别是宝、黛、钗三人的作品,放在唐诗的琼林玉海中,是无可争议的上品。遗憾的是,现在的一些青年人,因诗歌的阅读障碍而不爱看《红楼梦》,或者看,也绕开诗歌。
难道我们真是远离了浪漫时代了吗?
那么,曹雪芹的诗歌天赋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家传。
作为文学家,“老宝玉”曹寅一生创作大量诗词,收集在他的《楝亭诗抄八卷》、《诗抄别集四卷》、《词抄一卷》、《词抄别集一卷》等集子中,也正是因为这样,康熙才格外喜欢他。康熙本人也是文学爱好者,或准文学家。这位老前辈,在创造了康熙盛世的同时,共写了1165首诗歌,其中古体诗1135首,词12首,赋18篇。
康熙四十四年初,康熙决定让曹寅编辑刊刻《全唐诗》。下面曹寅上给康熙的八道奏折,如实反应了他主持编撰刊刻《全唐诗》的整个过程,时间是从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一到五十年三月初十。
1、江宁织造曹寅奏刊刻全唐诗集摺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
臣寅恭蒙谕旨刊刻全唐诗集,命词臣彭定求等九员校刊。臣寅已行文期于五月初一日天宁寺开局,至今尚未到扬,俟其到齐校刊,谨当奏闻。
又闰四月二十三日,有翰林院庶吉士臣俞梅赴臣寅衙门口传上谕,命臣俞梅就近校刊全唐诗集。钦此。奏请圣旨,钦遵咨行江苏巡抚臣宋荦,移咨吏部、翰林院衙门。俟刊刻完日,该衙门一并具本奏闻。
朱批:知道了。
2、江宁织进曹寅奏校刊全唐诗摺
康熙四十四年七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奉旨校刊全唐诗翰林彭定求等九员,俱于五月内到齐,惟汪士鋐尚未到。臣即将全唐诗及统签,按次分与,皆欣欢感激,勤于校对。共中凡例,钦遵前旨,除一、二碎细条目与众翰林商议,另具摺请旨外。臣细计书写之人,一样笔迹者甚是难得,仅择其相近者,令其习成一家,再为缮写,因此迟误,一年之间恐不能竣工。再中晚唐诗,尚有遗失,已谴人四处访觅,添入校对。臣日掣盐往来仪真、扬州之间,董理刻事,随校随写,不敢少怠,谨此奏闻。
朱批:知道了。凡例甚好。
3、康熙四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江宁织造曹寅奏进唐诗样本摺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恭蒙天赐鹿舌鹿尾鹿肉条等件,臣谨望阙叩头谢恩祗受。窃臣一介庸愚,恭蒙恩施,有加无已,惟有益竭犬马之诚,仰报高深于万一。
校刊全唐诗,现今镂刻已成者,臣先将唐太宗及高、岑、王、孟肆家刷印,装潢一样贰部进呈。共纸张之厚薄,本头之高下,伏候钦定,俾臣知所遵行。尚有现在装潢数十家,容臣赴京恭谢天恩,赍捧进呈御览。
又蒙恩赐高旻寺诗,朱圭现在赞刻,俟竣工之日,装潢进呈。谨具摺奏闻,伏乞圣鉴施行。
朱批:知道了。样本都改过发回。
4、江宁织造曹寅奏传谕李煦并报校修唐诗今年可以竣事摺
康熙四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于正月二十八日出京,二月十八日至江宁,次日即至扬州,谨记训旨,即传谕李煦及众商等,无不感激天恩,至于涕零泥首。李煦随出示晓谕。
又诗局翰林官等,校修唐诗,今年可以竣事。
臣寅蒙皇上格外施恩,举家顶礼,虽粉身碎骨,难报万一,惟有敬诵训旨,勉力自慎,以仰副皇上生成之至意。
谨具摺上奏,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5、江宁织造曹寅奏报全唐诗集本月内可以刻完摺
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遵旨校刊全唐诗集,目下刊刻只剩五百馀页,大约本月内可以刻完,八月内校对错字毕,节可全本进呈。共计有十二套,除春间所进二套外,又校对得六套,谨装订进呈御览,伏求圣训俯鉴错误,指示臣等,使得刊改归正,以成一代之书。 再,众翰林同臣公具一摺,敬求御制诗序,阐奖唐贤,昭垂万世,使间气英灵,永传不朽。臣等草形蚁质,亦获挂名共间,已列衔具公本叩求。
所有众翰林有病及告假者,俱令回本籍,无事者俱在扬州校刊。编修汪绎素有血症,在诗局陡发旧恙,即令回籍调养,于五月内身故,臣已为料理营护后事讫。目下在扬州校刊者,彭定求、杨中讷、汪士鋐、徐树本、俞梅共五人。
谨此奏闻,伏乞睿鉴。
朱批:刻的书甚好,等细细看完序文,完时即打发去。
6、江宁织造曹寅奏报起程日期并进刻对完全唐诗摺
康熙四十五年九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前具摺请假,蒙御批:知道了。又奏事傻子传旨:著曹寅十月内来,敕印交与李煦。钦此。臣闻命之下,感激涕零。臣谨侯敕印到时,俟十月十三日李煦钱粮报满,交付明白,即从扬州拜本起程。今有刻对完全唐诗九十套,进呈御览。共馀俱已刻完,月内对完,即行刷印进呈,合并奏闻。
朱批:知道了。
7、曹寅奏报雨水收成并请圣安摺
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窃臣包衣下贱,蒙皇上豢养多年,屡沐天高地厚之恩,捐麋莫报。今年銮舆巡幸,复蒙圣恩有加无已,举家妻孥老幼,尽沾雨露。臣自分何人,辄邀如此宠眷。虽粉身碎骨,不能仰报万一,惟有朝夕焚香顶祝而已。
今年江南、江西、湖广等处,春麦大热。目下雨水调匀,插秧已遍,塘坝有水,秋成可望。运盐河道,各处船只坦行无阻。两淮商民人等,莫不欢欣鼓午。皆云圣驾巡幸,福庇所及,家弦户诵,顶祝天恩。
全唐诗正趁睛和刷印,众翰林已令散归,咨覆吏部矣。谨此奏闻,伏乞圣鉴。
8、江宁织造曹寅奏谢刊刻全唐诗得列衔名摺
康熙五十年三月初十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臣于康熙四十四年奉旨命臣校刊全唐诗,久经告竣进呈,此皆皇上圣心独运,定为必传之书,臣同诸官不过较字督工。令准翰林咨,奉圣谕并钞列臣等街名,刊刻款式到臣,谨遵旨补入刊刻。但臣系何人亦得列名其上,永垂不朽,臣不胜感愧无地,不知何幸得至于此,谨具香案九叩。理合具摺恭谢天恩,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从这八道奏折中,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中流水一样的诗歌来处。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大都有诗歌创作活动,甚至丫环香菱也如醉如痴。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香菱大谈李杜和王维,而且维妙纱肖地描述她想像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贾府风雅之至,让我们想起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家。郑玄是《诗经》著名的研究专家。有一个丫环看到另一个丫环被罚跪在地上,觉得奇怪,就用《诗经》中的句子嘲笑地问道“胡为乎泥中?”另一个丫环也用《诗经》中的话回答“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曹家本是将门之后,祖先靠的骑射武功。但他们富贵不忘高贵,不忘对文化和文化精神的追求。和绝大多数满洲八旗一样,进关以后,竟成了诗书礼仪之家。八旗人家,几乎家家读书作诗绘画。而且成就相当之高,这从流传下来的《全清诗》、《熙朝雅颂集》中等可以看得出来,从《红楼梦》中更可以看得出来。
八旗诗人,虽也有附庸风雅的,但总体上表现了少数民族人对大自然对人性的痴情,因而既庄严大气,又天真浪漫,绝少工匠气和“遵命”奴相。这我们从《红楼梦》中的诗歌中,即可看得出来,除了作为陪衬的腐儒贾雨村等人除外。
还有一点,是我们从上面八道奏折中可以透视出来的,就是很可能曹寅挑头的《全唐诗》编委会中就有《红楼梦》中人。据专家考证,共有32人参加个文化工程。那么,作为《红楼梦》中的第一诗人贾宝玉(实际上就是曹寅本人,至少就诗歌而言)、并列第一诗人林黛玉、第二诗人薛宝钗、第三诗人贾探春以及大观园中的全体诗歌部落,想来都会面对一卷卷宣纸圈圈点点。
想一想,这样一些天之骄娃聚在一些叽叽喳喳地“唐诗”着,那是多么的浪漫呀?
《全唐诗》作为唐诗的集大成,它出自红楼众诗人之手,毫不奇怪。《红楼梦》中的诗歌源源不断地从《全唐诗》里流淌出来,也是自然而然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