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译曹雪芹家族档案密码(三)

(2011-12-23 08:32:04)
标签:

杂谈

分类: 精典特稿

     第三回 母鸡呵护小鸡 康熙制止曹寅“打虎”

 

    在深谙侦探之责后,曹寅开始工作了。三个月后,即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十三日,他上这样一道折子 —— 
    兼管巡盐御史臣曹寅谨奏:为报明禁革浮费事。   
    窃臣寅由苏州调补江宁织造,历任十有五年,即闻巡盐御史于每年额引之外,有盐二十斤,名为院费,故御史与笔帖式有三十万两之羡馀,因此条充织造衙门钱粮。其承差发收,系近年漏规,于二十斤之外又多增七斤,其中委曲难逃天鉴。臣寅前请密奏,亦为此项,因未到任,不敢越次。臣寅今日履任,随将无院答承差及发收等项,一概裁革,从此众商可苏一分。但浮费之革,必清其源,上自督抚,下及州县,内外过往官员尚属众多,前总督阿山名为禁革浮费,独不自禁及共所属,实恐臣等内员,一遇事件即行入告,故于臣未到任之前,先为之计。其十三款内,尚有一二件应留以恤地方贫苦者,俟部议下再当奏陈,以仰答皇上恤商爱民之至意。谨具摺恭请圣训,伏乞睿鉴施行。
    朱批: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只管为目前之计,恐后尾大难收,遗累后人,亦非久远可行,再留心细议。

从这个折子上看,曹寅不负圣望,到任后,真的想为圣上做一件反腐败的大事,他甚至想把尚方宝剑直指两江总督阿山(?年-1714年,伊拉哩氏,镶蓝旗)。

然而,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尚方宝剑也并非所向无敌。一品的封疆大吏阿山当时正火着呢,他五品的曹寅即使手持尚方宝剑也搬不动。

这一点,康熙想到了,曹寅没有想到。康熙那消极的批示“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只管为目前之计,恐后尾大难收,遗累后人,亦非久远可行,再留心细议。”曹寅读后,一定是如同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

然而,两年后,即康熙四十五年六月发生的事,却着实让曹寅大吃一惊。他不得不佩服圣主的圣明。

    这年六月,江宁知府陈鹏年(1662—1723)弹阿山的贪污行为被阿山下狱,江宁商民因此罢市,句容生童焚烧试卷罢考,百姓填街塞户争送酒菜,并愿代其受罪。幸亏李光地替他说了好话,康熙下旨特为昭雪。

    我们读《红楼梦》里看到的皇上,基本上是个糊涂人,对贾府的兴衰沉浮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无特别保护这个皇亲的任何之举。顶多是遇到什么他个人家的大喜事,和别人一同加恩而已。我认为,曹雪芹写的不是康熙,而是对曹家态度冷漠朦胧的乾隆。

     从这个折子上看,康熙对曹家真是太讲义气了,甚至说出了那样不讲原则的话“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只管为目前之计,恐后尾大难收,遗累后人……”雄才大略英明果决的康熙,能说出这样的话,那是一颗怎样的心哪?从中可以窥见其对曹寅及其家人的呵护之情。  

是呀,一个朝中一品大员,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那该有多么雄厚的势力,多么旺盛的人脉呀,曹寅虽有皇上的恩宠在身,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阿山在职一日,皇室的银子就要损失一日,然而,康熙却“放任”这种行为,指示曹寅“再留心细议”,他真的会息事宁人吗?后来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南巡。阿山任两江总督期间与桑额张鹏翮倡议自泗州开挖新河、筑堤,引淮水黄家堰入张福口,会合出清口,称为“溜淮套”。

康熙帝亲自视察溜淮套,发现异状,谕曰:“阿山等奏溜淮套别开一河,分泄淮水,绘图进呈。朕策骑自清口至曹家庙,见地势甚高,虽成河,不能直达清口,与所进图不同。且所立标竿多在民冢上,朕何忍发此无限枯骨耶?”下九卿议处,阿山及桑额、张鹏翮都应革职;康熙帝以阿山主导计划,命令只处罚阿山,于是阿山遭到革职。

五十一年(1712),江苏布政使宜思恭以亏空公帑被谴责,因而列名控诉总督噶礼等人频繁索贿,阿山也受馈赠,下部议处,康熙帝以阿山 老,宽免之。五十二年(1713),官复原品。五十三年(1714)卒。

风声过去后,康熙亲自把阿山处理了。曹寅因此减少了一个巨大的他根本战胜不了的政敌。康熙对待曹寅的心,犹如老母鸡呵护小母鸡一般,可叹可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