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秋雨旅社”是新的文化苦旅?

(2011-04-21 09:03: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
 

 


  本报讯(郦亮)过不了多久,“余秋雨”将不再仅仅是一位文化学者,还将是一家旅馆。最近有消息称,一家“余秋雨旅社”正在重庆南川区天星小镇开工建设。余秋雨私人秘书金克林在接受采采访时确认了此事。针对网友有关“余秋雨从中分成”的猜测,金克林强调,余秋雨没有入股。

 

  正在建设的这家旅社,大概有1400多平方米,仿造的是川东四合院民居样式。金克林告诉笔者,余秋雨之所以同意冠名旅社,是因为去年他曾去南川金佛山演讲时,婉拒了当地建余秋雨工作室的提议,就以此作为一个变通的办法。在讲到此事时,余秋雨也曾自嘲道:“秋雨这两个字很像一个旅馆的名字,秋天下雨嘛,很有情调。所以用我个人的名字来做旅馆是我同意的。”

  据了解,这家旅社设有一个书屋、一个餐厅,若干客房,这也是余秋雨最初的设想。根据这个设想,客房中将挂上余秋雨的书法,书架上将摆满余秋雨作品和研究余秋雨的图书。这样,游客入住,躺下迎面便是书法,随手一翻便是图书,可谓无处不余秋雨。金克林证实,余秋雨已经提供了书法和书籍。

  尽管现在各种名人的艺术中心遍地开花,但冠名旅社,余秋雨算是名人中第一个吃螃蟹者。此事昨日传出,网上一片热议。有网友猜测,余秋雨如此爽快答应冠名,必有经济利益上的所得,比如可以进行分成。不过金克林断然否定这种猜测,他表示,余秋雨没有参股,也不会分成。同意冠名,完全是出于对当地旅游事业的支持。不管怎样,余秋雨以此进行声望推广的意图非常明显。余秋雨自己就说,他想让入住旅客更多地了解自己。

  

 

  三问“余秋雨旅社”


  1.余秋雨与旅社有无经济纠葛?

 

  对这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余秋雨方面首先撇清了发生经济关系的可能性。金克林说,这家旅馆从设计到建设,以至于日后的运营,余秋雨都没有也不会投入一分钱,完全由当地进行运作。有了收益后,余秋雨也不会抽成。旅馆和余秋雨唯一的联系就是旅馆名字叫“余秋雨”。

  2.旅馆会否因“余秋雨”之名走高价路线?

  当地运营方表示,旅馆客房高中低档均有,不会因为挂了余秋雨的书法而刻意加价。

  3.旅馆运营后,余秋雨是否会常住?

  余秋雨并没有排除这种可能性,“会在这里住些天,放点我的字,留点我的作品,我也会认真地做一些思考与创作。”

    认识余秋雨,是从他的《文化苦旅》开始的,那本书他写得确实好。曾有一段,我着迷他的文字。但满怀期待地买了《霜冷长河》,读了几篇后,就满怀失望了。心说:“这人完了”后来,他当了评明星的明星,觉得他评得有趣,也有知识。但太明星了,也起腻。后来,就不大看。

    而且,我发现这个人不断作梦,这不大好,梦虽然可爱,但大多失真呀。

    他早年梦见自己与文革时的“石一歌”没关系,前年又梦见自己给灾区捐款了。

    这样,他的《文化苦旅》给我的好印象就没剩多少了。

    那么,现在商味很浓的旅社梦又来了。但他否认有商味,没有参股也不会分成,目的就是“想让入住旅客更多地了解自己”看来,他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呀。但作家是靠作品让人知道,靠开旅馆出名怕是未必行,尽管是《文化苦旅》的作者。想想吧,那些可怜的旅行者,身心疲惫地入住这个旅社,未等吃睡,先要读一遍《文化苦旅》,那他们这次旅行可真成了文化苦旅了。

    “会在这里住些天,放点我的字,留点我的作品,我也会认真地做一些思考与创作。”他自己说得多么雅致呀,真是屙屎也追求蹲坑的艺术造型。更可笑的是,他梦见自己是“书法家”“画家”。我先后在黑龙江一企业和吉林一亲属家里看他的字画,老实说,看不出什么“家”的气象。那些天涯旅人们,读了他的书后,再看他的字画,那苦旅之苦岂不要胜过黄莲?

    在他的这新梦中,惟一真实可信的是,大约是“会在这里住些天”是的,住在这里,“认真地做一些思考”,这“一些”是不是要包括:“我到底是不是石一歌呢?”、“我到底给灾区捐没捐款呢?”这两个问题呢?尤其这后一个问题,最好思考,因为重庆离汶川近,即使是苦旅也没有多远的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