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月11日14时30分,我与崔永元接上头

(2011-02-11 14:44:58)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十多年没有与小崔联系了,主要原因是我忙,他更忙。第一次见面是,是1995年春在中央电视台拍特别节目《寻找英雄》;第二次,是我在北京采访,他请我在一家印度菜馆吃饭。

    又过了多年,他出了本书《不过如此》,我听人说,里面还专门为我写了半章。到书店买来一看,竟然果然。于是,写信,对他说:“谢谢,写书隆重宣传我。……”他回信寄来一本书,扉页上写道:关捷朋友,共同寻找英雄。

    1998年,我写了一篇《那十名大学生,你们为什么忘了恩人》的特稿,发在《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小崔看到了,想做一期“实话实说”。于是他的助手丁戈来沈阳,我协助了采访。后来播出,小崔在节目结尾时特别说:“感谢沈阳日报……”

    此后,再无联系。常在电视上看到他。前些日子,我的两本与电影有关的长篇人物传记《三毛的流金岁月》、《人民艺术家李默然》出版,想送给他和他的电影博物馆。苦于找不到他,他原先名片上的手机号码变了。

    巧极了,初四那天,董大姐请我喝茶。她说她前些日子在北京见到了小崔。于是,她把新的手机号给了我。当时打过去,他的秘书小董说,这两天在国外,你初十打吧。

     于是,2月11日14时30分的时候,我播通了他的手机。还是十多年前那热情的声音——“关捷,你好。”我说:“好多年不见了,听说你搞了个电影博物馆,我很感兴趣。”他听了,笑了。夸谁的得意之处,谁不笑呀?何况是爱笑的小崔?他笑完之后,说:“你最近来玩吧,我这些日子不外出,你来之前打个电话。”我说:“我过了十五到你的电影博馆看看,想写点东西。”他说:“好的,我等你!”

    一种友谊特有的香味儿,从手机里传了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