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这只巨型蝴蝶轻扇了一下翅膀,在无数网民的神经中就掀起了一场龙卷风,这就是“微软黑屏”的蝴蝶效应。在之后的连锁反应当中,有关微软“违法”的状告和申诉不断诉诸媒体。更有人跳出来指出,微软的“黑屏”是一场居心叵测的阴谋。
微软事件为什么让用户“心生反感”?一方面,微软的手段有一点“羞辱用户”的意味,黑屏之后还硬要说是为了“保护用户、提醒用户”,让大家感觉微软占了便宜还要卖乖,很是讽刺。另外,微软做事一向霸道,这次更让我们看到了它的真面目。微软不经过法律手段来执法,自己用技术来“黑屏”,看来是在世界经济危机下失去了耐心,急于补足其他收入的不足。微软利用它强大市场的地位,逼迫用户不得不直面盗版的问题。这些,都让用户心里不爽。还有,微软定价太高,忽视了中国今天的经济现状。经过去年降价后,微软
Vista 在中国的售价依然要499元到2460元。2460元已经几乎可以买一台PC了。
虽然微软种种做法虽然很不合适,更不得人心。但是,我们对微软这么做的目的无可指摘,那就是“打击盗版、支持正版”。
黑屏无理不代表盗版有理。根据中国法律,盗版软件的翻版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盗版软件本身并不合法。另外,中国加入了WTO,也承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虽然盗版软件的成本只是几块钱,但是微软研发一个操作系统要动用数万人六年的时间。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果大家都不付钱,于情于理都无法说通。我们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目前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越来越多,如果轻而易举地就被别人盗版,权利受侵,金钱受损,我们是否也会感觉到“蒙冤”?
如果不是用户盗版在先,也不会把微软“逼上梁山”。现在许多网友把微软骂的体无完肤,并没有想到自己有错在先。如果连“黑客”、“犯法”这些词都拿出来批评微软,我们的客观和理性何在。如果连使用盗版的对错都被其他的理由模糊或者忽略不计,可以说我们的意识让人担忧的。我们不能够因为食用了有毒添加剂的牛奶,可能影响到人体健康,从而谴责鄙视这样的行为,盗版软件方便了很多人的生活,就觉得合理。
中国民众的正版意识,如果靠“说教”无法点燃,则只能靠技术手段“推波助澜”。那些还沉浸在“阴谋论”里的学者和专家们,如果还不首先反省使用盗版的错误源泉,那么将来,我们也许还要遭遇某个”白屏门”,“绿屏门”。
文/本报记者范海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