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的青春不是用来取悦男人的

(2014-07-30 10:50:02)
标签:

情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剩女成长记

 

我在美国读博士时,得知还在国内的大学同学小惠正做着一份辛苦紧张,工资不高,又看不到发展前景的工作。小惠是很喜爱她的专业的,但是她的这份工作令她高兴不起来,诉苦不迭。我对她说:“我们专业的性质,要想有发展就必须要读研。你来我们学校跟我一起吧?”小惠说:“有没有搞错,我现在25了,读完都快30了,就读老了!”这种话我不止一次听到,但是我不能理解:“你不读研一直呆在原地就不会老了?就不会到30岁了?”

中国女人很怕老,是因为男性主导的社会把女人的价值定位在 “性价值”和“生育价值”上,并肤浅地忽视女性其他方面的魅力。我们从小听惯了舆论对女人年轻漂亮的赞美和对她们人老珠黄的嘲讽,看惯了女人凭年轻获得的瞩目和她们老去后遭遇的轻视。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女人要靠人品、智慧、修养、成就来换取肯定,都不如靠年轻美貌来得容易。甚至有的时候,舆论还告诉我们,女人一旦失去了青春,她别的成绩都毫无意义。

但是,怕老有什么用呢?谁也无法阻止时光的脚步!我们从出生起,就不可避免地登上了前往老年的单程车。我们的容颜、我们的肌体功能都终将不可逆地滑坡,认为我们具有性吸引力的男人必然会渐渐减少。即便我们通过保养和手术让外表暂时停留在某个年龄段,证件上的出生年份也会让我们在男人眼里不同于小我们十岁的女人。我们听说,人即使年龄增加,也可以一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我们的心态和思想是不可能原地踏步的,走向成熟是必然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就已经很难和二十岁的女孩们热衷同样的东西,很难融入她们的圈子了。

我们无法延长年轻的时光,但我们能做的只有充分利用我们的每一寸光阴,做尽量多的事情,做尽量大的事情,做让我们愉悦的事情。我们有太多的事情可做。每个年轻人对自己的状态都会有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工作不够好、技能不够多、学历不够高、人脉不够广、见识不够丰富,想去的地方没去过…… 当然,还有情场不够顺利,没有遇到有缘人。这些都是我们想要改善的。

但这么多可以充实我们生命,产生令我们愉悦的成果的事情,我们应该优先做哪些呢?当然是优先做那些投入产出比最有保障的事了!就像小惠,她喜爱她的专业,所以拥有硕士学位可以使她更快乐;只要她肯读三五年,她拿到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的。可以说是只要投入,必有收获。小惠虽然没有明说,我却知道她拒绝我是因为她没有对象,怕读书耽误了找对象。然而,找对象这件事,是投入产出比完全没有保障的:刻意花多少时间相亲也不能保证能找到合适的,去读研期间也未必遇不见合适的,起主要作用的是机缘巧合而不是个人意志。不去做自己有能力把握的事情,而是在怕老的焦虑中等待巧合的降临,这才是真正的挥霍青春。

我二十出头的时候,在同学中间开玩笑说,“我先不考虑结婚的事情,这样就一直有机会换着人约会了。”在座的一个男生说:“那你老了呢,谁还和你约会?”我反问,“结婚了我就可以不变老了?还是会老的更快些?”现实的确是,女人年龄越大,愿意和她约会的男人越少。不过这并不是坏事,正好让时间帮你把不靠谱的男人过滤掉。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跟嫌弃妻子衰老的男人结婚,如果一个男人嫌弃年过三十的女人老,那他的妻子要是到了40岁,他能不厌烦吗?从一开始就不用和这种男人接近是大幸事。而二十出头就结婚的女孩,她们就没有办法提前考察丈夫十几年后对她会是什么态度。同样,如果一个男人因为你的学历或职称“过高”而不愿意选择你,这也是一种良性的过滤;自卑的男人在婚后也会继续阻挠妻子的事业和进修,跟这种人在一起会失去自由。

社会文化一直在逼着女人怕老,我们也常被告知,女人的青春珍贵而短暂。舆论谈到女人的青春时,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婚恋话题中;而女人的青春除了用来取悦男人,还能用来干什么用,很少被提及。这是因为,这些“你很快就要老了”的恐吓,只是为了促使女人把她们那段最受男人喜爱的青春拿出来给男人享受。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是24岁,也就是说,大部分女人的青春是在婚姻中老去的。但社会文化对女人的青春的“关心”止于女人的初婚之际。已婚女人是否被油烟熏出了皱纹,是否被孩子累弯了腰,是否因丈夫的冷漠和暴力哭肿了眼睛,都不会是舆论关注的话题。因为社会文化认为,女人的青春理应在婚姻生活中消耗掉。

谁真正在乎,女人在她珍贵而有限的青春年华中,能享受几多收获,几多快乐呢?别人不在乎,社会不在乎,但我们自己必须要在乎。人生路匆匆,我们没有时间因怕老而战战兢兢,踌躇不前。我们应该不客气地伸出手去,争取所有能使我们愉悦的东西:事业、学识、朋友、兴趣爱好、各种享乐以及恋情(包括哪些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情)。这样,当我们真的步入中老年的时候,不管我们是否已经结婚,都会感到不负青春。

 

剩女成长记:《中国剩女调查》作者罗爱萍和王蜂运行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该书用详实的调查,击破污蔑恐吓剩女的种种谎言,旗帜鲜明地支剩女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国剩女调查》的延伸,我们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情感、友谊、亲情、职场、进修、养老等方面的经验、感悟和认知,也会不定期举办分享会或讲座,希望把单身女性连接起来,互相支持,互相打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