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高洪波几点急速赢球的建议

(2016-02-03 18:28:53)
标签:

足球

高洪波

国足

国足主帅

分类: 足球评论

(维清)

给高洪波几点急速赢球的建议

喜闻高洪波在中国足球最困难的时候,又一次代替中国足协扛起了破烂局面。虽然眼前最重要的两场比赛,3月份就看得见,但是结局早与遗憾重叠在一起,除非出现奇迹,成就中国梦的经典。

这么短时间接手国家队,似乎除了中国自己的教练,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了,对于世界名帅来说,他们能力再强,没有时间的转圜,不可能有任何好的结果。他们自然不会也不愿意用砸烂自己的名声,来换取经济利益。除非穷途末路,当然这种结果,我们的经验教训太多了,比如上一次顶替高洪波的卡马乔就是一例。

这么短的时间是不是不能有所作为,而中国的足球水平放在这里,想要有突破,难。必须要突破常规的思维,用非常的手段,才能得到非常的效果。 

高洪波上任,相比其它高水准的外教,最大的优势就是熟悉中国的球员,熟悉亚洲的对手,如果能够针对性的训练,说不定还有一丝奇迹的可能,这是我的梦想,乐见国足出线。

 

 

这几年看球少,因为希望看到中国足球有点起色,佩兰最后的两场比赛,我又忍不住看了,但是其优柔寡断的性格,让中国球员无所适从,基本上如在球场梦游,四次中柱的奇遇,也算是对这种球队状态的惩罚吧。

 我觉得中国队虽然底子差,但是如果将状态调整到最佳,并且在比赛中有针对性,在亚洲还是可以打一打的,而不会沦落到与香港、越南这个档次的球队争风吃醋。米卢就是最好的范例。

 记得上次高洪波在国足帅位上的时候,正是韦迪接任足协掌门,他刚开始还想有所作为,还把手下的干将刘卫东带到了足协。韦迪来之前已经对足球有了心理准备,但是他最后还是吃惊于他的准备不足,他在水上运动中心创造的优异成绩,在足球这里并不能有太大的借用,即使高高在上的蔡振华,同样也不能将乒乓球的神迹在足协复制,中国足球的悲凉首先是走不出自己的这个怪圈,说起来太多了,此处省略N多字。

其实,当时韦迪的足协还是比较看好高洪波的,记得当时正好是中超赛季快结束了,韦迪的班子想给中超弄点声响,提振士气,于是想将年底的中超颁奖典礼搞大一点。具体操办的是刘卫东,他后来还接掌了足协的福特宝。因为那时的中超趴在谷底,赞助难拉,足协缺钱,所以办典礼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最后与我们协商下来,刘卫东利用过去水上运动时的老关系,将典礼放到了江苏的鱼米之乡常熟,也算是解了足协的经费之困。我那时负责体育频道与足协的协调工作,负责有关现场直播的场地安排与直播技术环节的事情,在刘卫东到上海以后,陪着他一起去江苏落实颁奖典礼的具体事宜,路上的很多个小时,高洪波的国家队就成了主要的话题。

刘卫东谈了很多高洪波的事情,他的努力与付出,以及高洪波的一些想法;我也从自己十多年的足球采访的角度,向刘卫东提了很多我自己对中国足球的理解。没想到,后来听到的是高洪波下课的消息,没上阵先折大将,高洪波也没有时间与机会去证明自己,遗憾之非常遗憾,中国足球花了巨资让卡马乔去失败,让后他一走了之,还要打官司,而不能让我们自己的教练来证明自己,即使失败,也是可能成为高红波成长的经历啊。后来有报道提到这不是韦迪的原意,这里也不展开,我想是不是从这件事情开始,让他对中国足球失去了追求,我不得而知,但是发展的规律来分析,这应该是最强的堵心堵肺的事情了。

 

当时我对刘卫东谈的几点,我以为现在依然有用,甚至更有用,因为针对性和实用性是我最喜欢的设计。

中国队的弱势在于基本功与战术单调,所以在面对弱队时,几无太大的优势可言,这次世界杯预算赛小组赛的比赛,就可以看出中国队的这种尴尬。

加强球队基本功并不是一个可以短时期完成的任务,战术单调也不是纸上谈兵可以解决。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针对性,扬长避短,学用新中国军队以弱胜强的法宝,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核心理念,伤字当场面讲,断指就是进球,高洪波还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如果高效率的运用,还是有一点点胜的可能,然后听天由命。

 

现在正是各俱乐部积极备战2016中超的最关键的时刻,各大俱乐部频频大手笔购买外援,签下国际大牌教练,为的就是今年的好成绩,如果备战关键时期被国足的长时间集训打乱了,全年的好成绩一定会打打大问号,而且中国球员因为基本功偏弱,在战术的积累方面也欠缺很多,所以,学习世界足球强国的短期集训很难奏效,中国足球最聪明也是事业最成功的徐根宝过去就一直建议,中国队需要长期集训就是这个道理,没有时间的保证,中国的战术体系很难达到临战的要求。

所以,高洪波在组队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选用的球员在俱乐部里的位置与状态,利用他们在俱乐部里的最佳组合来设计国足的战术,针对后面的两个预选赛小组对手的弱点,将这种俱乐部的局部战术发挥到极致。

比如将全局的攻防,以后防、两个边路、中路的进攻组合、前锋的进攻套路,边路与中路配合等等,进行局部设计,并在俱乐部中寻找相应的组合可能,然后与俱乐部的主教练充分沟通,将这些局部组合利用俱乐部的常规训练,使之达到最熟练程度,这种设计的初衷,就是熟能生巧,无巧无以成胜利者。

这样高洪波就可以最充分的利用俱乐部的常规训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是他与俱乐部的沟通成了最大的问题他对这种组合设计的工作量,就放大了很多倍。而且我觉得如果高洪波的这种组合设计,如果能够融入到球队的赛季备战的大方案中,球队教练一定会配合的,因为这种组合如果能够成行,也可以成为赛季中的利器。

然后,在三个月的实践中,高洪波可以组织一些短期的集训,对这种下放的组合,捏合到国家队的层级集中配合使用,然后发现问题,再到俱乐部的常规练习中进行解决。

高洪波还可以对其中特别重要的得分组合,他亲自下到俱乐部,协调球队教练,给他匀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特别训练,以适应球队今后的合练。这种训练只要能为俱乐部所用,大多数教练应该可以说服的,因为这个绝对好于将球队的主力,调离集训,游离在俱乐部球队的训练之外,拼命的使用,最后国足比赛没打好,俱乐部的训练也荒废了,赛季前的体能储备也没有,完全的鸡飞蛋打,那个俱乐部愿意配合呢?

 

中国队最大的问题,就是慢,传接球慢,进攻慢,翻手慢,对手就进球了。一看二慢,三通过是常态,对手强的时候,三就不通过,赢球自然就是奢望了。球赛如战事,兵贵神速,以快打慢,都是最常规的思维;我虽然知道你怎么打,但是你动作太快了,就没法设防了。如果国家队的局部战术能够在俱乐部的常规训练中成型,那么到了国家队的层面,如果整体上稍有整形,体现在局部的进攻上,一定会提高速度,有速度就有更多进球的机会。

这样对于高洪波来说,他自己只要解决几个关键的问题;

1、  球队整体战术的设计,现在就是针对明面上的两个对手的强与弱,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2、  整体战术拆解成局部战术组合之后,去俱乐部寻找这种组合,并且是最愿意配合的俱乐部;而且球员的选择也很重要,不能以大牌球星为准,而是以能力与最愿意付出的态度相结合最完美的球员为主。当然这样的工作量就巨大了,考验高洪波对中国现阶段球员的熟悉程度吧。

3、  高洪波与俱乐部的沟通,这方面可能足协需要派最得力的人去协助,因为这方面似乎不是高洪波的特长,而且也太耗费时间。如果能够让高洪波随时下到球队,参与他设计的组合的训练,那么最后的呈现,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4、  短期集训,甚至选择合练的对手也是高洪波的棘手问题,没有一定短期集训的量,磨合局部组合也并不容易。这个需要高洪波的设计与足协的努力一起加油。

 

最后希望新的足协领导,既然将担子交给了球队、教练、队员;那么在球队比赛的时候,多做充分的备战服务,而离着球队、教练、球员远一点,这个谁都喜欢。因为过去离着近都坏事。(维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