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高尔夫老詹旗忠体育 |
分类: 博友文章 |
老詹浦江惊艳夜谈
这篇文章本来写了一半,准备元旦完成的,没想到大清早起来,遭遇了一个黑色的上海早晨,除了祈祷,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只好找些事情做,像是闭关修炼一样的,晃眼就过了半个月,世事无常,实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我还是希望2015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这两天忙,但是想起那天的聚会,还是回味无穷,很多段落让人匪夷所思。我赴会前所想的,老詹为什么借着西方人的圣诞节,如此快节奏的回国周游?我以为这是很深层次的提问,没想到,老詹的回答简单至极,让人叹为观止。
周六我一直是最忙的,但是老詹说聚会一定要到,只好调整计划,挤出时间赴会,想听听老詹什么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话题。
孺子牛选的聚会饭店,在老詹所住酒店的对面,陆家嘴滨江地点的核心位置,面向霓虹璀璨的黄浦江,时尚奢华,财富逼人。我急急忙忙的掐着点赶到,打完球的老詹已经坐在包房里聊得正欢了。
寒暄后坐下,自然很想了解老詹球打得怎么样,没好意思问,好一会聊到成绩的时候,老詹才说今天101骑了三轮,打了很多香客,无数下水,这个基本上在预料之中,他舟车劳顿,再加上这个球场因为地方很小,球道就有些窄,果岭也弄得诡异有难度,速度很快,对新来的人都是考验。我中午看到他下飞机发了微信,还特意提醒,这球场需要收着里打,安全第一,结果他无法保守的打,他说不适应辛华带给他那套杆,刀背杆,他因此还打了几个相克。我非常同情,这杆我原来用过,S300刀背,需要强大的握杆和腕力,偶尔用,因为杆身重,需要额外的增加握力,会造成握杆太紧,击球就回乱飞了。而且这个球场对攻果岭一杆要求很高;上了果岭也不容易,起伏大速度快远了不好推,果岭边切球有需要切能停的球,反正打好需要很完善的技术。
人很多,一张大桌坐满了,大家多少都有点熟悉,谈话无障碍,各种组合,当然大多数时候要听老詹的,如果把这当成卡拉OK包房,老詹肯定就是当然得麦霸,他一上口,不容别人插嘴,天南海北,天文地理,中国到北美,从高球到金融,从宅男到艳遇,在场的不喝酒也是醉了。
都是打球的坐在一起,高球还是要聊的。平时相聚不多,但是大家打球套路还是很熟悉的,聊球时基本上只有各自观点的展示,点到为止,很少发生碰撞,场面基本融洽,也算是成人之间的球叙,其热融融,也很符合岁末休闲的心境。
比如老詹拿出当天同场一位高手的动作录像,他说动作有点问题,我拿过来看了,我以为动作很好,这就是业余高手的现实。当时,没有深谈,我这里补充一句,这也是我的高球理念,看业余的动作,不能总看不好,而是要看好的地方,我以为这位高手,重心转移非常好,就是前面有些修正的动作繁琐了一些,这个也许就是老詹认为的不好之处,这种补偿性质的繁琐的结果就是,如果练习量不足的时候,动作的稳定性就会下降;当然多余动作的本身也是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这也是业余高手最后与职业球员,在技术上最大的差别。
在酒桌上,只要不聊高尔夫,老詹还是很有意思的,不像他的詹体博客干巴巴一点水分也没有,他平缓而不动声色的叙述,常常语出惊人,尤其是饭局的后半段,有些人先走了,老詹的爆料更是令人惊艳,不过涉及到很多私人的话题,这里就略过了。话题谈得多了,大家仍然可以发现老詹的思路还是特立独行的,比如当大家都认为,加拿大的生活太枯燥,他可能待不长,老詹却说他很宅,他是一个宅男,让现场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他解释说,他现在的生活就是宅家,出门打球,然后回家,很少应酬,北京如此,在加拿大也如此,他很享受,于是众人无话。回来想想,如果老詹这算是宅男,我是不是比他更宅了,我可以微笑了。
聊得多了,就会有江湖事。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一定有恩怨,听着大家聊天的,我插不上嘴,主要就是学习的了,知道了有的在网上看上去很和蔼的,私下里其实做了很多对不起人的事情。但是听着听着,发现自己躺枪了,现在的互联网把世界弄得像个地球村,流传太快,即使宅在家里,只要上网,麻烦也会随之而来,本来不明白,现在一顿饭,就明白了躺枪的原因。
做慈善有成绩也不容易,老詹聊了很多,从北京到北美,大家都很理解;最后甚至明白了,慈善不容易的程度,就是站在慈善边上的人,也很容易因此受伤的,甚至莫名其妙的会挨了闷棍,闷棍也可以算钱吗,我实在不懂,只是想做慈善真不容易,做好人做得过分了,也未必是好结果。
大家聊得多了,话题自然就转到了子女的身上,因为老詹已经开始准备三宝闹新年了,让人羡慕不已。老詹怎么对小宝大家都在他的博客里看到了,但是他谈起如何在很艰难情况下,全情投入,不计一切的代价,亲手把大宝儿子拉扯大,其过程之紧张、精彩、香艳与无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只把大家惊得目瞪口呆。Star也是中年得子,正是最爱的时候,但是也只能说无法比;对面的马欢直说回去要对女儿好一点,也是没法比;我这些年也是为儿子付出很多,但是和老詹的相比,只能哑然无语。当然老詹也顺势回答了我的上一个问题,他这次圣诞回国,周游各地,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宝要回家看看,他陪着而已,这么一趟超远的行程,理由如此简单,也是要醉人的。
老詹在他的博客里说,我们没聊球,这个也是事实,孺子牛早说了,要看看我和老詹的碰撞,其实现在已经很难碰撞了,因为老詹认为他的理解没有错,而我也认为我的理解是对的,这个就无法交流了。估计我只有切了老詹才有话语权,但是以我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要切他不容易,这次他的上海行,知道旗忠球场他会很不适应,我也不想乘人之危捞点便宜。最后聊球还得落到文字上,我说我的,老詹说老詹的,见面反而无法聊下去。
席间大家还说起我针对老詹的“5分钟改动作”说法,其实这个被大家误解了,这个5分钟只是说明动作的问题所在,而不是彻底的把动作改过来,我一直强调改动作其实就是改习惯,这个最难了,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平时我要帮球友,一般会事先规避球友习惯性很强的动作,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这种改很难有好的结果,除非花很多的时间。很多教练,水平很高,甚至名气很大,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帮着差点很低的人改动作,很容易直接就把人送进“百杆团”,其原因就在这里。
平时我大家在网上交流的多,针对动作交流的少,自然很容易发生误解,其实如果面对实际的动作,我感觉我说比写的优势更大一些。
比如老詹的动作,前几年改起来容易,他的基本动作基本都成型了,就是转胯和重心转移有点小问题,只要稍稍变动一下就行了,所以,我说了“5分钟就行”,但是,他不认可,还自创了一套向上撩的特殊打法,很多本来很好的基本动作都被他放弃了,为了稳定,他后来就没有大的改动,这样的动作天天练好几年,动作完全定型,现在改起来才是真正的难了,这也是上次在嘉兴同场打球,以及这次饭局,我无法说的原因所在,这个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问题。
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假想我的成绩、动作肯定很好,最后不是那么回事,就认为我的理论是虚的。其实我周围的朋友只要愿意听的,我都可以帮忙,大多数我的分析都是很有效果的,反过来我也是利用这些好的反馈来获得自信的。
前几天有个朋友说手腕有点疼,因为他的动作我还是比较熟的,我就说了几个关节点的动作要求,调整好了,我说手腕自然就不疼了;去年,和一位认识很多年,很少一起打球的高手朋友,她身体素质好,属于练球狠的那种,说是肩膀疼,无法多练,去不了练习场,我了解他过去的动作,现场看了,知道这是因为他改了握杆的引起的,有好几年了,我就不敢让他改握杆,这个会对整个挥杆系统产生影响,只好让他微调身体的几个相关部位动作,其实就是说道理,对于高手来说,道理通了,很容易调整的;过段时间,他说肩膀不疼了,成绩也恢复了。去年末球队打球,同组两个朋友都很熟,一个女的,开球都是大右曲,我说了几个调整胯部动作和重心的要点,然后她的球就变成有点左拉,这个是正确调整大右曲之后的副产品,然后就在说几个上半身的动作要点,再调整就基本上在球道了,距离还远了点。另一位动作不错,但是击球稳定性不是很好的朋友,我说动作不错,就是握杆太松了,只提醒了在挥杆过程中的握杆松紧的要点,本来要他回到练习场练习琢磨,怎奈他领悟性太强,立马后九前七洞打了加二,第八洞实在太谦虚,絮絮叨叨的说自己的差点要来了,硬是把一号木开坏了,打了加二,最后一洞半码不到的帕推,推丢了,不然后半场的成绩就太闪亮了。这种例子我可以举出来很多。当然,有人一定要说我说的没道理,我也是没有办法。
老詹、Star、夕阳、维清、洪高高、钱欣、马欢、张冠河、孺子牛、jamesyan、高球天使、小郁(芬兰回来探亲),一起参加晚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