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根据录像学习容易误区

(2014-07-07 10:51:17)
标签:

体育

分类: 足球评论

 

根据录像学习容易误读

 

世界杯的直播前,一些专业的讲解头头是道,看着似乎非常专业,其实都是噱头,我只想说这些和真实足球的关系不大,如果用到自己的比赛中,甚至还都是误区。我们悲伤中国足球的未来,甚至已经到了祭出上帝的眼泪,还是不知问题症结所在,原因,就在于中国足球的学习常常是流于形式,而形势学习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模仿,即使学不到真才实学,最起码学习的过程很安慰,比如学西班牙,最后陪着满地找牙不说,过程还是很赞,我学的是西班牙,一如当年学巴西、学法国、学意大利,都是蒙着世界冠军的光辉在前进,当然结果掉悬崖里,仰望被人站在巅峰的风光,我们内心油然鼓起拼搏的念头,只能说母亲太多,都是失败闹的。

所谓的专业,其实很不专业,带着专业的帽子,做南辕北辙的事情,中国足球的前路犹如站在滑板上,有人不小心把它放在了大下坡路上,真的无比伤信心。

这个在高尔夫中也是一样,很多人学球,喜欢通过直播比赛、录像、视频来学习动作,盯着自己喜欢的明星,学起来有劲,结果自然自己知道了。

我一般不赞成这样学习,因为没有很好的基础知识、基本功,看录像是学不好的,甚至很多是有害的。当然如果只是要做周末球友,怎么练都无妨,多打身体好。

 

最好的学习还是要从基本功开始,握杆、站姿、上杆、转换、下杆、击球、收杆,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难,其中的核心动作是录像中看不见的,比如良好的握杆,以及与之相配的球员个性化挥杆动作的内在联系;还有重心转移,对于初学球友来说,是看不清楚的;握杆力度,身体的发力方式,没有相当的经验,肯定是看不见的。因为一次挥杆的时间极短,没有严格的视觉锻炼,想要在瞬间看清动作的各个关键点,也是很难的事情;虽然,动作还可通过慢动作和各关键点的照片来观察,但是,这些对动作的流畅性、发力平顺的评判,不是动态的动作难以表现。

 

看比赛最精彩的其实是比赛结果,没有结果的过程是苍白的,没有太大意义。体育比赛一定是看直播的,比赛场面再烂,再加零比零结束,只要终场哨声未响,球迷都不罢休的,所以,看现场直播最重要的是享受这种带着悬念的期盼,如果过程跌宕起伏,就是最好的比赛。

当然也不是说,看录像一点也学不到东西,职业球员的挥杆,那种流畅舒展的美,怎么看都是享受,即使打歪了,也是一种快意,原来他们也是人,也会出错;看挥杆核心内容,需要观者,真正了解全挥杆的原理,每个关节的正确定位和作用,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奥妙和诀窍。

 

就以站姿而言,如果理解了站姿的重要性和其中的道理,看比赛就可以从职业球员的站姿上学习。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检验方法,从下面算起,双脚的重心分配和击球时如何转移;双膝需要弯曲多少?多和少的区别?腰如何弯,弯多少合适?肩部要向右倾斜多少?握杆的手离皮带扣需要多远?等等,需要非常清晰地整体认识,才能有所理解,而且这种准备姿势绝不是说每个人的挥杆有不同,所以作用不同。这种基本站姿决定了一个人的挥杆模式会是怎样的,比如膝盖不弯或少弯的肯定不是打职业的,而且出现大左拉的几率很高等等。然后,从起杆开始,转胯、转肩、下杆、击球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了解其作用和原理,这样看动作就明镜一样的清晰,这样从高水平的选手哪里吸取养分就很容易了。所以初学者学球,基本功最重要,看比赛、录像主要是直观感受,而不是实际所得。

 

最近的世界杯,让人感触极深,老鸟的悲壮与黑马的纵横,让球迷闪瞎了眼睛,让赌徒看清了智商,唯一不变的只是,这些都是与中国足球无干。

为什么?

这是一个很悲哀的事实,说出来让很多人受伤,因为中国懂足球的人真的不多,再加上体制与社会的原因,中国足球的沉沦就是自然的发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因为缺乏相关的职业认知,为了最快速度介入,最直接方式就是凭借结果、职业认证的对比来进行判断,比如冠军一定是最好的,有职业证书的一定是最懂专业的。但是,事实很残酷,冠军也好,职业球员、职业教练也好,都只是拥有更接近的优势,而不是绝对的优势。

国外也是如此,用职业身份混日子的多了去,比如那个中国天价邀请的卡马乔,就是一个最大的误区,最高价的教练带出中国队最差成绩也算是他实力最好的证明,还在中国留下一大堆的外行话,比如他还没踏上中国的土地,就放言中国十几亿人口,还找不出几个天才(原话大概的意思)。说这种话水准太低,可以说是一个专业常识的片面理解的典型形象。因为天才成长,不仅需要优良的种子,还需要特殊的环境,还需要大数量的筛选,卡竟然可以仅凭最后的单一的数量就来下判断,可见其专业素质之差。如果我选教练,就,凭他这句话,就可他会西班牙,因为他的不合适已经天注定,真不需要“高薪请你走一回”。

 

现在信息爆炸,资讯太多,什么比赛的录像都有,但是,真正的学习,光看录像实在收获甚微,我们现在不光五大联赛的足球全看得见,冠军杯到欧洲杯,还有世界杯,比赛都有,球星的动作也看得见,魔教穆里尼奥的调教也看得见,但是,中国足球再看还是那样,扶不起阿斗,自己的孩子又不能一弃了之。

中国足球最外行的特征,就是始终没有明白基本功与足球最后结果的关系,比如在我看来中国足球运动员的停球(接球)、传球、跑位、带球等等全部有大问题,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你外星人战术也没用啊,你再侃侃而谈学习世界上最好的战略战术又有何用?如果这种简单问题都处理不好,我认为这个从本质上说,就是不懂,这种不懂,随着专业介入越深,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伤害越深,这也是中国足球的现状,中国足球发展的规模越大,成绩越差,表面上看似乎问题不知在何处,其实很简单,根子上错了。

 

比赛欣赏为最,学习次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