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诚实的救赎

(2014-06-30 10:15:55)
标签:

巴西世界杯

足球

青少年培养

诚实

中国足球

分类: 足球评论

 

诚实的救赎

 

前几天看不了任何比赛,带着儿子爬华山去了,看看兵马俑,练胆兼学历史。

看不了比赛直播,只能看比赛新闻。少了精彩刺激,于是时不时的想起中国足球。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故多感慨。

今天下午儿子要上电脑编程的课,正好在音乐中心边上,太太就给钢琴老师打了电话,想老师有空就补一节课,没想到老师说今天不上班。没想到下午儿子在小超市碰到了老师,打招呼的时候很尴尬。

我跟儿子说,这是小事情,但是,这是大毛病,本来说一声没时间就行了,不必谎言代替,说明这个老师的诚实出了问题。选他做老师看似很强,又是自言名校出身;为什么他现在只是教教孩子的钢琴,走不上舞台?我说,可能就是缺少诚实毁了前途。

没有诚实的人,总是会为自己找借口。比如,弹琴的时候碰到一个小节没弹好,他会说,今天状态不好,于是问题就掩盖了;明天碰到了另一个小节不好,他又对自己说,今天周围的人太吵……于是,问题又掩盖了。问题如果不解决,问题永远都在哪里。太多的问题就会堵死前进路。

我借着这个例子对儿子说,你现在小,经常犯错,这很正常,但是,你要去改正错误,人的长大是依靠改正错误而长大的。即使没有很明显的错误,也要自己会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的目标就是解决问题。而改正错误、发现问题的前提,就是你必须要能够诚实的面对自己。

……

中国足球为什么离着世界杯越走越远,我觉得核心问题就是,中国足球缺少诚实,从中国的社会,到足协,到俱乐部,再到教练、球员,在所有的环节都缺少诚实的庇佑。牵涉面太广,这里只涉及球员的养成。

 

我记得当年采访足球队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训练中,从球员到教练,很多都不能全情投入,总是能偷懒就偷懒,这其实就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而且这种习惯是从小养成,我看青少队如此,成年的职业队也如此。比如,训练前的身体准备动作,少有一个队全部认真做的,压个腿,膝盖大多是弯的,而且没有压倒极限作用如何会好,教练的眼光扫过来,就好一些,凶一点的教练好一些,教练回过头去,动作马上偷懒走样,球员和教练玩起了捉迷藏。我一直很是不解,不好好练,为什么选足球……说到底,这又是社会问题。

 

我们有时在重大比赛中,我们的队员还没到比赛的最后,就开始抽筋了,一般人不理解,其实,这个很明白的,平时练习不尽力,正式比赛自然心虚、紧张,过度的紧张自然很容易让人肌肉抽搐,甚至抽筋。比赛的场面来自于训练水平,我们的球队、球员在训练中,总是偷工减料,十多年过去了,等到走上职业赛场的时候,在比赛的各个环节都少了那么一点点,技术少一点、战术少一点、柔韧性少一点、爆发力少一点、体能少一点等,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中国球迷看世界杯,不带国足一起玩。

 

 

诚实是一种养成,成年后必须成为一种习惯,才有成大器的潜质。

 

青少年的培养,诚实也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可能会看淡,认为体育就是成绩说话。

体育抛开天赋、训练条件,首先就是一件苦活,谁怕苦怕累,谁一定会一事无成,吃苦也是一个诚实的问题。碰到技术难题,是真实面对,还是打个滑板,一溜而过,如果只是一味回避,结果自然看得见,中国足球好榜样。

 

比如中国足球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球迷批评球员踢得不好,有球员说,你来踢踢看,这种就是完全放弃诚实的对话,因为球员踢得不好,面对批评,诚实的人就会找到问题的症结,如果问题得到解决,球员的能力自然得到提升,如果转移了话题,那么这个问题永远都还在那里?

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了诚实的面对生活,就会在训练中实事求是,一点一点的学习,纠正自己的不足,然后如果有天赋,自然可以成就大业。

 

最直接毁灭中国足球发展的就是成绩第一发展模式,又是监管不严,结果延伸出就是虚报年龄恶习,这是最不诚实的表现,结果青少年的培养就走调了。反而在技术成长的阶段,什么都没学到,坏脾气渐长,能力不长,说实话,说难听一点,现在的球员,停球都不合格,更惶论其它的复杂技术、战术了。

 

梁文冲其实是最好的例子,他作为现在中国高尔夫的旗帜型选手,身体条件并不是最好,技术也不是最好,但是看他的训练最刻苦,做事最规范,做人很谦虚,这些年来,一直在进步,从挥杆方式的改变,到比赛团队的建设等,梁文冲一直在改变和进步,我觉得这和他做人较为诚实有直接的的联系。

 

体育项目,都是对抗性的,你可以骗自己,却不能骗别人。想赢比赛的方法中,有一项是针对对手的,就是找到对手的弱点,利用这个弱点打败他。

 

其实,这也是人生的一般问题,人只有诚实的面对自己,才能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去解决问题;只有解决了问题,你才能成为有能力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