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绍兴博友赛体育老詹 |
分类: 博友文章 |
先做个说明:
1、
2、
聊聊和老詹聊球的事情
赛前老詹说到绍兴讨教“五分钟”的解决问题,我很小心的等待着,可是老詹到结束什么也没提。他回到北京以后写了博文:“今天在我们整个打球过程中,我曾经多次试图和他做一些交流,不过他似乎不是很想和我做深入的讨论,也许比赛紧张,他也有些顾不上。”
看到老詹这话,让我困惑,开始我可能有些紧张,后面已经好很多了,我们赶上后,还遭遇了几个堵车的洞,也是可以聊的;还有结束后,我们也有聊天,老詹都没有开口。“试图和他做一些交流”,我回想半天也没明白写直线条文章的老詹,竟然还有这弯弯绕。我们在网上的互动已经很明白,我说的“五分钟解决你的上撩问题”,说的很明确,是我帮你,再说了在业余高尔夫界,做免费的教练很难的,要看人脸色,乱开口肯定是大忌。
我现在除非比较熟的朋友,我看见明显的问题会直接说,帮助朋友打球更舒服;不大熟,提醒一句,不愿就算了。一位球友同组同车,看了他很多洞的击球动作,击好了也蛮远的,就是左右不乱飞。我就提醒一句,你动作不错,就是上杆有点过,你如果需要打完后我帮你点一下。对方说,不不不。我明白他的意思,就不说了,因为他不信我。其实,我也就是一句话而已,编一段口诀,我不乱改人的动作,而是在他原有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其实他动作的修改比老詹的动作更简单,老詹问题在胯,这位朋友的在膝盖,都是造成不稳定的因素。如果有人指点他,让他单纯上杆少一点,他基本上就不会打了。我修改的要点,基本上是为了解决如何更少出错,尤其是关键、紧张时刻的少出错。没有大量的时间最背景,我很少会动业余打球者的挥杆系统,反过来不动挥杆系统的调整方法,可以调整一点好成绩。
一般人其实阶段性的只需要改变一点点,减去几杆,就可以通过差点系统,打败你的对手,赌钱的话就可以赢钱了,稳定在自己最好的成绩,才是最佳的策略。
老詹的上撩问题,会造成距离损失,不稳定,不能发力击球,发力就乱飞,这是动作的型所决定的,他有时想要打好,只能收着力,损失距离,如果打职业,这点损失的距离注定了很难有好成绩产生。高差业余的进级其实很明确的,开始完全用手打,然后是学会了转肩打,最后学会了转胯,于是就有了职业球员的方向。
对我来说,并不是人人都能聊球,有运动经历和相关体育能力的人可能更容易一些。
比如,忽左忽右我们因为来回同车,聊得很多,他的运动经历很丰富,所以,聊球阻碍不大。记得我第一次在练习场看他击球,感觉很好,他说开球有点左拉麻烦。我看了后,和他聊了一些有关握杆放松、如何用力的事情,肯定他的动作,于是他回馈很好,这次比赛他也说木杆开球更远了,出错也不多,弹道变小左曲。因为我觉得他动作形状非常好,即使有些小细节,实在不必去改,再问他的教练是曾经去打pga的职业球员,改了真的过分。我没动他的奶酪,不过给他添了一点色彩,球就可以变得更好,这是改变挥杆秘诀所在。
后来我想,我和老詹之所以最后没聊起这令人瞩目的“五分钟官司”,主要是因为老詹不用靠“职业球员”吃饭,而我也不用靠“职业教练”吃饭,没有原始动力打破僵局。再说老詹下月就去加拿大了,他该不会再提职业球员,撩就撩吧,凭他现在的能力,据刚刚从加国回来的人说,老詹在那斩人应该是很轻松的事。
关于老詹评论我技术的问答
老詹在博文里还说:不过在整个打球过程中,我还是很注意他的挥杆的动作和策略的处理。我感觉他的挥杆动作还是有相当的问题,一号木距离包括铁杆的稳定性,短杆的处理和沙坑球,都还不稳定。
老詹的这个评论我很无语,像我这种打球频率,不能用你的标准来衡量。我一直强调,我理论较多,练球很少,成绩一般。你应该看看我有那些优点,而不是稳定的问题。
上次的“匀加速争论”,老詹批评我的物理水平,现在我也要批评老詹的物理水平,“从量变到质变”这是个中学物理的概念,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有质变必然有量变做基础。没有大量的练习,怎么会有完美挥杆和稳定的挥杆(假设动作正确无误)。你对我要求太高了。
这次长杆我虽然不好,但是短杆也有精彩,有一洞我忘了第几洞,是个果岭中间有个隆起一道大梁的果岭,旗杆在大下坡的远端,我切了一个大约三十多码的高抛,落在果岭大梁的上面,小球缓慢的从侧面滚下去,停在旗杆边大约一个握把的距离,这个球如果我是切滚,这么远的距离,肯定冲出岭了。这时,一年破八正好过来,他还问我,这是你想切的位置吗?我说我走过来看过果岭的形状。这个球老詹你也在边上看的,这杆的难度你看懂了吗?这一杆需要高抛,落点需要精准和柔和,包括有想象力的策略也在其中,如果你看得懂,就不会纠结我的稳定性问题。
老詹说我短杆不稳定,因为我有两个40多码的短杆,都打短了,当时,我为了在快速果岭上停球,就打开了杆面,结果没算准打开杆面所需增加的距离,以及球下草的厚度,结果都打短了。这个和经验有关,因为平时在慢速果岭我很少这样击球;在练习场的打垫上练习,因为有打垫反弹力,会增加击球距离,这些都增加了下场击球的距离判断。当然这些在远处是看不见的,反过来也说明老詹更多的关注成绩单,而不是比赛的过程。
第一天比赛,我只有一次下沙坑,运气实在不佳,球落在两个沙耙间隙隆起山脊梁上,球完全被托起,我按照标准方式打,球杆从球下穿过没起,又打了一杆,心态有点变形,这球也就出了沙坑而已。当时内心很受伤。晚上在喝八路军喜酒的时候,与胡友军聊球,他教了我一招,说这个得按荷包蛋来打,天晓得,托起的球要按埋球的方式打,没人指点,真的难理解,这里谢谢老胡,高手的实战经验那是没话说。
其实我沙坑就还是不错的,练得少,同样稳定性是的大问题。第二天,我也有一个高难度的沙坑球,这个球位很好,距离旗杆估计也是四十多码,双层果岭,旗杆在远端的下层果岭,我打出的沙坑球,落点必须是在前端上层果岭的边缘,然后让小球前滚消力,慢慢滚到旗杆边,这球完成了,这次击球很完美,球按照我的设想,从上坡落点,慢慢滚到旗洞口的。当然,这里也有运气成分,因为不稳定,不可能个个落点精准,这也是我不能打出好成绩的原因。
策略问题,我觉得自己基本没有问题,甚至还不错。只不过,很多设想与我不稳定的挥杆之间,差距过大,但是在我有限的几个打得好的击球里,还是可以得到体现的。记得我去年去参加南山大师赛的配对赛,同组的职业球员,问了我一句话:你是当地的吗?我觉得这是对我的褒奖,落球点对了,别人才这样问。
对一个普通水平的球手,要能看出他的好来;对一个高水平的球手,要能看出他的不好,这才是好眼光。

加载中…